柔宇“柔性星球”夢碎:破產審查啓動、欠薪員工休假

3月29日,柔宇科技傳出破產審查消息。

天眼查App顯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分別爲自然人張某、王某某、郭某某。

一位仍在職的柔宇員工告訴界面新聞,該破產審查是由解決柔宇問題的政府專班於本週三申請的。界面新聞就此詢問了柔宇創始人劉自鴻,截止發稿未獲得回覆。不過他當日曾對第一財經迴應:一切以官方消息爲準。

事實上,對於員工而言,宣告破產審查已是一個階段性進展。柔宇科技陷於資金泥潭兩年之久,界面新聞此前多次報道,2022年柔宇就已開始大量拖欠員工薪資及供應商貨款。直至今日,公司仍有在職員工上百人。開啓破產清算或重整,意味着員工有機會拿回工資。

上述知情員工告訴界面新聞,過去的一兩年時間,公司已經沒有實質性業務開展,生產部門留守着一些人員維護設備,“一旦斷水斷電,很多機器就相當於報廢了”。另一部分職能人員雖無事可做,仍要保持按時到崗,爲了合理討要薪資,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

據稱,柔宇管理層曾在2023年給出承諾,“一家外資大股東會有資金進入,解決我們的工資問題”。

這家名叫Jack and Fisher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的基金是柔宇科技A輪融資股東,持有公司3.79%的股份。多位員工透露,2023年底,劉自鴻邀請該基金來到柔宇總部開會,商討債務重組。2024年春節前夕,該機構發函給全體員工,承諾將全力解決薪資問題。

但最終發薪的主體並非該機構。有員工稱,春節前夕,柔宇部分員工收到了由龍崗區政府(柔宇總部所在行政區)補發的1-3個月工資,以保障員工們過年。該消息界面新聞未獲得官方迴應。

此外,柔宇原定春節放假至元宵節。但在元宵節前一天,公司發佈通知,除生產部門以外的員工都“不用去上班了”,許多人又進入了漫長的放假狀態。

2022年4月,柔宇獨立董事劉姝威通過個人公衆號發文《拯救柔宇》,呼籲政府救助:“我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我國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當時界面新聞報道,柔宇管理層曾給員工表達過三種續血方案:第一,等待政府資金或外部融資入注;第二,被其它屏廠收購;第三,自救轉型,向華強北維修市場供應手機屏幕,或向手機廠商供應屏幕。如果這三條路都走不通,只剩最後一條破產清算的路可走。

作爲深圳重點支持項目,深創投高管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也曾表達過反思:“(柔宇)對路線和模式的取捨以及在發展的時序上做了一些錯誤的選擇。他們雖然在專業上有足夠的能力,但對產業發展的模式方向,對具體的技術路線取捨,依然存在一些認識上的不足,這是核心。”

成立於2012年的柔宇科技已經走過12年,從出生起,這家公司就伴隨着巨大的光環與非議。光環是以斯坦福博士劉自鴻主導的高水平創業團隊,十餘輪共超百億的知名機構投資,非議則是對其技術路線的質疑。

柔宇憑藉其引以爲傲的“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 ULT-NSSP),在2018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摺疊屏手機,早於三星與華爲。

但這項技術並未被主流手機廠商採用。一直以來,柔宇只能推出自有品牌手機,其真實銷量也一直成謎。對外展示的產品裡,還包括其自有品牌的柔性筆記本、柔性鍵盤,以及向第三方供應的商用顯示產品,如與空中客車合作的機上顯示屏、與LV合作的柔性屏包等等。目前,這些產品都已無跡可尋。

在最受矚目的2020年前後,劉自鴻四處宣揚自己打造“柔性星球”的夢想。如今,摺疊屏手機市場的確進入高速發展期。IDC於2月發佈的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77.1萬臺,同比增長149.6%。

但市場中,已沒有了柔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