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青年返鄉追尋自我 分享路上所見

賽夏青年藝術家羅媛透過身體語彙表達訊息。(邱立雅攝)

賽夏族青年羅芷翎出身泰雅、賽夏混居的高峰部落,透過拼圖正反兩面的意象,刻畫自己的家鄉。(邱立雅攝)

新竹縣原住民族文化教育產業推廣中心近日推出由新竹及苗栗的賽夏青年策畫的《kinita’我們在路上的所見》展覽,展覽展現賽夏青年的團結,並透過自己的經歷,分享回到部落學習後,對家族故事、歷史、文化祭儀、語言等的見聞。展覽集結了4名創作者豆宜臻、羅芷翎、羅媛和林念潔近年的成果,以賽夏語kinita’(看、看法、觀點)爲命題,讓民衆得以瞭解青年返鄉後的實踐過程。

今年原推中心舉辦3檔展覽,均講述不同的族羣故事,首檔邀請在地的原民媽媽講述素人故事,接着是邀請舞蹈家分享透過舞蹈分享生命歷程,年末壓軸邀請南北賽夏青年,講述這批新世代的年輕人踏上回家這條路,因而找到血緣上證明自己是原住民身分的故事。

策展人豆宜臻是苗栗縣南莊鄉賽夏族青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個人創作曾獲臺灣美術新貌獎首獎,本次在新竹縣原推中心的策展,以賽夏語的看法、觀點爲主要命題,延續以往對家族脈絡的追尋,持續關注從家族爲基礎探詢賽夏遷移脈絡。

創作者羅芷翎透過影像說故事,近年回返部落學習,利用鏡頭傳達出她另類的觀點,關心文化儀式中的微小部分,藉由這些細膩鋪陳族羣文化,也是她自己的學習歷程。行動藝術家羅媛近年不斷嘗試開發自己的身體,透過強烈的身體語彙傳達訊息,表演動魄人心。最特別的是,創作者之一的林念潔是關心賽夏文化的閩南人,她學習賽夏傳統編織,透過影像紀錄下賽夏織女的復振工作。創作者持續在路上學習與實踐,努力成爲自己、成爲心目中的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