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火燃爆 A股合成生物概念,產業化落地長路漫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A股黑科技概念層出不窮,這次輪到了合成生物。
Wind數據顯示,自4月22日以來,Wind合成生物指數已累計上漲超25%。其中板塊焦點正丹股份(300641.SZ)近三日收出兩個20%漲停,其四月以來合計上漲超過450%;蔚藍科技(603739.SH)則連續收出七個漲停,股價實現翻倍;包括行業龍頭凱賽生物(688065.SH),其股價亦從低點回升,市值迴歸近百億。
合成生物學的火熱,似乎源於三則消息。
一是全球化工巨頭英力士的一份郵件外泄,該郵件聲稱公司將永久關閉子公司伊尼奧斯(INEOS JOLIET)的合成生物產能偏苯三酸酐(又名偏酐、TMA)生產線。而同樣生產TMA的正丹股份“被動”成爲行業寡頭。
二則是江南大學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藉助微生物發酵生產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把成本降到每公斤幾百元,實現了透明質酸大產量推廣應用。
三則是有消息稱發改委等相關部委將於近期出臺合成生物學方面支持政策。
合成生物替代萬物
政策面上,今年4月中關村論壇上,北京化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透露,目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正在聯合研製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行動計劃,並且有望在近期出臺,“生物製造+”。
而在他看來,生物經濟將有望成爲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數字革命後,未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一位合成生物龍頭公司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以上政策出臺確有其事,但在業內其實並不是新聞。
“該政策其實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了,包括相關部委也邀請了一批行業頭部公司進行過座談,或者到我們公司來調研。所以行業內基本都是知道這件事兒的。”前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當前的進度,相關政策落地的進度會很快。
與此同時,市場的熱烈反響,也讓該公司的投資者關係部門被踏破門檻。
“近期出現了很多原來完全不懂我們業務的機構來調研”,前述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部分機構主要關心未來是否會出臺補貼性政策來支持行業發展。
合成生物技術,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生物(多爲細菌)來產生我們需要的材料或中間品。通常來說,生物合成在原理上沒有門檻,其難點在於控制生物進行大規模量產,以達到工業化使用的量級。
而通過生物法生產出的材料,可以通過化工進一步合成改性材料,不僅可以被用於紡織,管線等柔性場景,甚至可以生產高剛性,高耐熱耐腐材料,替代部分鋼鐵,鋁材在一些基礎領域的應用。
一個鮮活的案例是,凱賽生物(688065.SH )計劃向招商局集團定向發行股票融資,雙方還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招商局集團及下屬公司將按年分批向凱賽生物採購生物基聚酰胺樹脂、生物基聚酰胺纖維複合材料,用於集裝箱、管道運輸物流和工業製造業領域。
也許在不久之後,我們就能見證“細菌”吐出來的“鋼材”被大規模應用。
麥肯錫有一個大膽的預測,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與生物製造的經濟價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全球60%的物質生產可通過生物製造方式實現。而在遙遠的未來,70%的生產物質都將通過生物合成法來製造。
產業化長路漫漫
雖然合成生物學前途看似光明,但具體落地到細分市場規模上,每個細分賽道的規模仍然較小。
比如由英力士停產帶火的TMA行業——資料顯示,TMA主要用途爲增塑劑,此外還包括電力電容器浸漬油、膠粘劑、染料、油墨、醫藥和農用化學品等領域的應用。但根據168Report的數據,全球偏苯三酸酐市場規模爲4.2億美元,然而行業複合增長率僅爲0.9%,至2029年也僅爲4.4億美元。
另一方面,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行業人士處瞭解到,合成生物發展當前仍然處在早期,推廣至少存在數個問題。
首先是合成生物所帶來的新材料應用驗證週期的問題。比起樹脂,鋼鐵、鋁材等對其特性熟稔的材料,合成生物新材料若用於機械製造關鍵部位,或用於食品方面等領域,其安全和可靠性需要長時間的驗證才能大規模地進行應用鋪開。因此新材料的應用驗證,需要大型企業或者央企國企的積極參與,先行先試。
其次,合成生物的主要技術門檻在於其量產能力。若產能供應無法滿足下游客戶的應用增長潛力,那麼下游客戶在適配產品時,也會對使用合成生物新材料持懷疑態度。
比如,此前*ST寧科(原寧科生物)於去年宣佈其生物法培植月桂二酸已經實現量產,但不久後公司便宣佈技改停產。緊接着,該公司再次宣佈復產和停產,最後一輪停產則持續至今。
對此,該公司的解釋爲由於資金鍊問題導致公司月桂二酸無法復產。但也有行業人士推測,該公司之所以停產,主要是由於產線技術水準不過關導致產品成本太高,無法生產有經濟價值的產品而導致。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合成生物的量產技術往往有專利保護,因此很容易在細分市場中成爲寡頭(如英力士伊尼奧斯與正丹股份即爲TMA行業的全球寡頭)。
但是另一方面,下游應用企業往往忌憚大規模從單一公司採購過多產品從而導致成本控制能力不足,因此造成部分企業在推廣產品應用的過程中並不順利。
不過,凱賽生物與招商局集團的股權融資計劃,卻爲解決合成生物領域採購雙方信任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思路。通過下游參股,客戶能有效地影響供應商的定價行爲,反過來供應商也能影響客戶的採購,雙方能消弭信息不對稱,並通過利益共同體來形成可持續性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