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村,兩次“一步跨千年”(來這裡打卡(29))

1956年11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第四版

2019年1月,三河村民新村廣場前舉行壩壩宴,慶祝搬入新家。  阿克鳩射

掃碼觀看視頻

“在最近幾個月中,這個山區的許多村堡中連續出現了一座座蓋着彝族瓦板’(用刀剖的木板)或稻草的新土房。人們在遷入新居的時候,歡欣鼓舞地舉行了‘爾擦蘇’的儀式,把浸過燒紅石塊的清水灑在屋內表示吉祥,有的還按照風俗買了少量的酒和鄰人共飲。”1956年11月29日,人民日報第四版刊發了《上萬彝民安了家》等一組筆調歡快的報道,講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已經有上萬戶奴隸在民主改革中得到自由遷入新居安家,開始了新的生活”。那一年,黨中央果斷決策,在實行了幾千年奴隸制涼山州,以鄉村爲單位進行民主改革。

位於當時州府昭覺縣的三河村,正是在民主改革中和其他彝族村落一起擺脫奴隸制枷鎖,“一步跨千年”,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民主改革前,奴隸的一切全是奴隸主說了算,缺吃愁穿又要給奴隸主賣苦力,好多村民夜裡睡覺直接躺在地上,連蓋的都沒有。民主改革後,家裡分到了土地,還蓋起了自己的茅草房。”77歲的村民洛古日尾記者說,“要是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民主改革,我們的日子哪有個盼頭?”

村民翻身當主人,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由於自然、交通、歷史等多種因素限制,三河村脫貧之路走得十分艱難。

村民們沒想到的是,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他們身邊!總書記到這裡看望慰問全村羣衆,爲當地脫貧攻堅工作指明方向。同年,三河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全面啓動,800多名村民陸續搬進了彝家新寨

在海拔2500米的山樑上,從三河村舊址到新寨,路程不足3公里,驅車不過5分鐘,卻讓記者看到了三河村彝族村民第二次“一步跨千年”的喜人景象――

在舊址,舉目都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黃土裸露、四壁漏風,進出村的小道坑坑窪窪;在新寨,充滿彝族風情民居錯落有致,黃牆黑瓦,明淨整潔,水泥村道又寬又平坦,再也不會有“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的煩惱。

村民吉好也求的家,一下子從20平方米變成100平方米。“我家7口人只花了1萬塊錢就住進這新房,還添了冰箱、彩電、洗衣機。”吉好也求告訴記者,他平時外出打點零工,家裡開小賣部,生意順旺。去年全家收入近11萬元,孩子們都在學校讀書。

“我的兩個夢都實現了,一個是大學夢,改變命運;一個是致富夢,擺脫貧困。”村民洛古有格2013年從重慶一家企業辭職,返鄉創業組建養殖合作社,帶動上百名村民共同致富,“現在我們養了200多頭西門塔爾牛,在政府支持下,我們還在建設標準化養殖場。下一步準備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這樣會有更多村民受益。”

“短期主攻養殖和外出務工,中期發展特色種植業,長期用好三河村的農文旅資源,打造紅色教育旅遊路線。”談起村裡產業發展願景,三河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凱很有信心。廣東省對口支援也爲當地發展添加了強大助力。“‘涼山佛山一家親’,先富幫後富,越幫感情越深,越幹越有勁頭。”李凱說。

3年間,三河村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從3000多元增加到上萬元,打贏了這場脫貧攻堅戰。今年2月,三河村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名字再次上了人民日報。

“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密得很,我現在又多了個講解員的新角色。我要把村裡的脫貧攻堅故事講好,讓更多人瞭解黨對彝區幫扶的好政策、村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李凱說。

如今,村裡農民夜校網校辦得有聲有色,全村小學和初中適齡兒童全部入學,小娃娃在學前就會講普通話了。產業強、村民富、新村美的夢想照進了現實,三河村成爲涼山彝族人民生活鉅變範本彝家新寨迴盪着歡歌笑語。在這大涼山深處,村民們有兩句話經常講:“精準扶貧‘瓦吉瓦’(彝語:好得很)!”“共產黨‘卡莎莎’(彝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