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敲果”忙、冬捕起網“魚兒滿倉” 冬日裡的新疆一派好“豐”光
央視網消息:冬天是沙棘的收穫期,而且溫度越低、天氣越冷,採收效果才越好。這兩天,新疆白楊市氣溫降到了零下20多攝氏度,果農們正忙着加快採收沙棘。
每天凌晨5點,新疆白楊市的萬畝沙棘種植基地就開始忙碌起來,果農們戴着頭燈,在寒夜中開始採收沙棘。
沙棘果實皮薄汁多,枝條上長滿棘刺,採收難度極大。沙棘果中還含有大量沙棘油,只有在零下20多攝氏度才能凍硬。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用木棍敲下來,當地人叫作“敲果”。
在秋季或初冬採收時,果農會把沙棘果帶着沙棘枝一起剪下來,送入冷庫凍硬之後再進行脫粒。但這樣一來就會剪去很多枝條,影響第二年的收成。所以很多果農還是會選擇在深冬“敲果”。每到“敲果季”,附近的農民都會來參與。
目前,新疆白楊市沙棘種植面積達到5.2萬畝,掛果面積近3萬畝。當地還成立了沙棘產業合作社,建起了冷庫、沙棘加工生產線,沙棘深加工率達到45%以上,開發出了沙棘籽油、沙棘原漿等產品。
新疆瑪納斯:冬捕起網迎豐年
近日,新疆瑪納斯冬捕節起網打漁,遊客在冰天雪地中體驗“魚兒滿倉迎豐年”的景象。
一大早,在昌吉州瑪納斯縣小海子跳魚島附近的湖面上,在魚把頭的指揮下,漁民們齊心合力,將掛滿一條條肥美的鰱魚、草魚的漁網拖出冰面,鮮活的魚兒在網中歡騰。
帶着豐收的喜悅,漁民們擡着一條條鮮魚準備現場拍賣。冬捕中,頭魚拍賣是重頭戲,第一網拉出的最重的魚稱爲“頭魚”,頭魚象徵着好運和財氣。現場遊客爲搶得這一好彩頭,紛紛舉牌加價,最終,頭魚以1888元的價格成交。
據瞭解,當地已連續六年舉辦冬捕活動。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