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國際銀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爲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首次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還被列爲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在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的實踐中,處處可見金融的足跡,而服務新質生產力也成爲了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着力點。

作爲首家在港澳地區均擁有全功能附屬商業銀行的城市商業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結合自身優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向“新”求變之路。該行以產業專業化爲突破口、以華僑金融爲抓手,聚焦“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多措並舉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爲新質生產力發展蓄勢賦能。

聚焦“五大金融”重點領域,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以產業金融爲着力點,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必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爲了更好地助力產業結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廈門國際銀行堅定地將產業專業化作爲銀行戰略發展方向,並持續深耕產業金融,致力於將其打造成推動華僑金融、“五大金融”發展的維繫紐帶。

具體而言,廈門國際銀行以所在地的現代化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爲基礎,進一步細分重點支持賽道,制定“KEB”客戶分層策略,聚焦新能源、數字製造和綠色環保三大國家重點產業,深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本地特色產業,打造“四位一體”的金融服務方案,不斷加碼對現代化產業的支持力度;未來還將圍繞11個一級產業大類、33個細分產業賽道目標客羣,全面強化金融支持產業升級,提高產業客羣覆蓋面。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廈門國際銀行產業專業化方向投放敞口貸款1022億元;同時,在產業金融“動力引擎”強勢拉動下,該行“五大金融”全面開花,貸款淨增佔全行各項貸款淨增的115%。

——做好“五篇大文章”,爲新質生產力注入金融動能

科技創新是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以“五大金融”中的科技金融爲例,廈門國際銀行不斷強化科技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將更多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積聚,充分發揮銀行機構在投融資支持方面的應有作用。2020年以來,廈門國際銀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連續三年增速在25%以上。

HT公司是首批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碳化硅半導體純外延晶片生產商。隨着國內外電器廠家和新能源汽車對碳化硅外延晶片的需求與日俱增,公司訂單與應收賬款均隨之快速增長,現金流壓力亟待緩解。廈門國際銀行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總分支行聯動,協同上門走訪併爲公司量身定製金融服務方案,最終成功審批5億元免擔保信用授信額度,有效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這是廈門國際銀行服務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僅如此,廈門國際銀行還積極運用兩家境外附屬機構的獨特稟賦,尤其是集友銀行擁有香港地區1、4、6、9號全牌照的資源優勢,通過強化跨境聯動,形成了具有國際化特色的“商行+投行”產品體系,以支持科技型企業的投貸聯動差異化、多元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廈門國際銀行充分發揮大數據、區塊鏈、平臺金融等金融科技的優勢及價值,重點圍繞“場景+兩鏈”強化科技創新,逐步完善服務科技型企業的供應鏈金融及場景金融體系。當前,該行正加強與各類政府數據平臺、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公司、核心企業合作,運用稅務、工商、公積金社保、招投標、海關等大數據,打造並豐富融資場景,同時基於科技型企業特點打造專屬產品,圍繞科技型企業初步形成了“產、供、銷”的場景金融產品體系。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在綠色金融方面,廈門國際銀行“雙碳”目標引領下,積極推動業務發展與環境保護良性循環,以新質生產力“含綠量”帶動發展“含金量”。

2021年,廈門國際銀行在“第五個五年規劃”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致力於打造特色鮮明、廣泛認可的綠色金融優勢品牌。爲了更深入地研究綠色產業,廈門國際銀行全面開展綠色金融行業策略研究工作,細分綠色金融產業分類授信策略,同時積極搭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爲綠色金融認定、綠色金融產品研發、綠色金融營銷拓展、環境風險管理等提供系統支撐,實現綠色金融業務的全口徑、集中統籌管理。

此外,廈門國際銀行還充分發揮績效考覈指揮棒的作用,廣泛調動市場人員發展綠色金融業務的積極性,引導分支機構優先將信貸資源向節能環保、新能源、低碳減排領域傾斜。2024年一季度末,廈門國際銀行綠色金融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幅9.31%、較上年同期增幅29.47%,綠色金融總餘額較上年末增幅42.45%。

發揮特色稟賦優勢,跨境金融助力新質生產力“揚帆出海”

開放是創新的最佳土壤,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爲我國首家僑資背景的中外合資銀行,也是唯一在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展業,且在三地均有法人機構的城商行,廈門國際銀行立足“華僑基因”,深度服務華僑華人客羣,截至目前,廈門國際銀行華僑金融業務量突破1500億大關,已爲超8.5萬戶僑胞僑企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同時,憑藉“以內地爲主體,以港澳爲兩翼”的佈局優勢,廈門國際銀行已深耕跨境業務多年,通過境內外聯動協同,先後推出跨境擔保、境外聯合授信、跨境銀團、跨境債券發行投資、投貸聯動等產品,該行助力中資企業拓寬境外融資渠道、提升中資企業國際影響力。其中,2024年一季度境外貸款業務規模折人民幣達24.75億元,同比增幅近40%,同時2023年推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跨境e站通”,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該平臺累計業務發生額折人民幣已達277.5億元。

在此過程中,爲了適應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高效、靈活的服務要求,廈門國際銀行多管齊下,着力打造“數據多跑路,客戶不出戶”的線上化服務體驗,滿足企業收支、投融資、匯率管理等各類跨境金融服務需求,同時採取減免外匯衍生品保證金、給予外匯交易匯率、匯款、貿易融資手續費優惠等手段,切實幫助企業減負擔、增動力。

2023年末,廈門國際銀行成爲上海電氣巴基斯坦塔爾煤田一區塊2*660MW煤電一體化項目(簡稱“塔爾項目”)銀團首家獲批參貸的城商行,並已完成塔爾項目的首筆放款。塔爾項目是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項目,也是“中巴經濟走廊”重點推進能源合作項目。這一項目的實施對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具有深遠影響,並在全方位推動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該項目順利落地是廈門國際銀行助力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揚帆出海”的一次重要實踐。

紮實修煉科技內功,數字化轉型優化金融供給

金融科技浪潮之下,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深度和廣度,極大程度影響到其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質量。而對於新質生產力服務的質效要求,也將進一步倒逼金融機構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步伐。

去年廈門國際銀行設立了“數字化發展與客戶旅程轉型委員會”,以統籌全行數字化轉型工作,圍繞“減負、賦能、提質、增效”原則,全方位提升對內經營管理水平與對客金融服務質量,力求實現銀行和客戶價值“雙提升”的經營目標。

在探索數字化、特色化的新金融服務模式過程中,廈門國際銀行已建立了“Hello!夢想+”普惠金融品牌,依託數字小微、數字消費、產業供應鏈金融等平臺,不斷豐富特色數字小微零售金融產品與服務,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零售數字信貸餘額超720億元。此外,該行還發布了“國行E家”公司數字化品牌,構建“融升”創新授信、“慧升”支付結算、“盈升”渠道服務三大產品體系,針對不同類型企業量身打造數字化特色產品和場景金融服務,2024年一季度公司數字化貸款新增投放19.03億元。

爲了提升客戶服務體驗,2023年廈門國際銀行對12條客戶旅程開展系統性重塑,從制度、流程、模式、科技等多維度多措並舉。已落地舉措累計精簡約158個操作環節步驟,平均減少約58%,單筆業務端到端總耗時累計減少超過115小時,平均減少約62%。在客戶旅程重塑過程中,該行加大人工智能應用,先行先試CHATXIB,創新提出業務場景智庫、業務分析預警、多模態圖文互生三級應用架構,爲基層一線減負賦能。

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風控體系是商業銀行爲新質生產力企業在信貸額度、融資成本等方面進一步加碼支持的底氣所在。在風控保障方面,廈門國際銀行堅持“智慧革新、數字引領”的金融科技發展理念,注重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發,構建了風險數據、模型研發、智能決策、監測預警四位一體的智能風控系統,形成以大數據模型算法爲核心的自主風控能力。

目前,廈門國際銀行已搭建起統一風險引擎中臺,實現全行風控規則、模型的統一部署與運行,統一管理全行各類產品的風險策略及決策過程,接入的內外部數據接口超過1000個,支持風控場景超過400個,部署風控規則超過5000條,年累計處理近3000萬次進件,平均每天處理8萬多次進件。這當中,廈門國際銀行將自動化風險預篩、決策、預警等功能無縫嵌入業務流程,提升風險系統應用效果,逐步實現風險管理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保障各項業務高效運營。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廈門國際銀行將繼續向“新”發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稟賦,創新完善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爲百行千業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文/姜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