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與人才如何雙向奔赴?無錫濱湖區發力“山水科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 無錫報道

翻開一張無錫市濱湖區的地圖,山水東路位於濱湖區山水城境內,全長11.8公里,像一條“珍珠項鍊”串連起濱湖80%以上的科教資源。

其沿線集聚了江南大學、東南大學無錫校區、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等2所雙一流高校和6個省部屬科研院所,誕生了“奮鬥者”號、“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等一大批“國之重器”。

以山水東路爲中軸,今年濱湖區啓動了“山水東路科創谷”建設。8月9日,在首屆山水東路科創谷創新合作論壇上,山水東路科創谷總體規劃出爐。

山水東路科創谷將按照“一路兩園多節點”整體規劃佈局建設:“一路”將打通外聯環太湖科創圈三省一市的“高速通道”;“兩園”爲南泉科技園和大學科技園;“多節點”爲沿線分佈的無錫太湖植物園、太湖自然資源博物館、吳塘門文創園、堯歌裡古村以及一系列測試基地、研發基地、創新中心、商業服務配套類項目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原副校長,上海市政府參事吳志強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全球來看,“最強大腦”往往與“最好環境”相匹配。無錫把獨特的山水環境和最好的人才相結合,在城市規劃中把最好的環境留給全世界最強的大腦。未來還要讓最好的大腦帶動最好的環境,讓軟的人才環境和硬的山水環境形成整體。

院所經濟

2024年無錫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力發展院所經濟,“一院一策”“一所一園”打破院所與社會、企業的“圍牆”,放大技術溢出、人才溢出、“公司溢出”效應。加快山水東路科創谷規劃建設,協力打造標杆示範。

山水東路沿線坐落着兩所雙一流的高校、八家省部署的科研院所,近年來,各類大院大所與各類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超過1000個,累計交易額近億元。

從院所到院所經濟,關鍵是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連接起創新鏈與產業鏈。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羅揚坦言,江蘇科技成果轉化走在全國前列。但從高校院所的評價體系看,存在重學術、輕技術,重理論研究、輕實際應用的情況。“江蘇一共有47個全國優勢學科,只有約18個與江蘇產業關聯度較強,整體而言優勢學科與產業關聯性不強。”

“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科研載體缺乏。”東南大學無錫校區管委會副主任朱真指出,如東南大學無錫校區早在1988年成立,但直到2018年才論證了微納系統國際創新中心,至今年纔打通了在無錫的8寸MEMS工藝產業鏈。

在朱真看來,高校的擔當在於平臺、學科。“有這兩大塊的支撐,可以輸出更多的支撐地方產業發展的人才。”

寧德核電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王澍指出,從企業端看,人才也是痛點之一:在理性人的假設下,科研專家認爲業務專家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業務專家認爲科研專家明白自己該做什麼,而現實中雙方的非理性構成了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大挑戰。

爲託舉產業鏈與人才鏈融合,論壇上發佈了“濱湖人才港”規劃:人才港將在科創谷進行選址,以“滿足人才的實際需要”爲根本、把“注入人才喜愛的要素”爲導向,通過整合政務、人才交流、資源對接等方式優化人才服務綜合環境。

完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

羅揚介紹道,爲完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國家層面建設了技術轉移區域中心和示範區,國家的技術轉移機構有420多家,國際的技術轉移中心有4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各類)總數超過1.5萬家;也設立了專門的引導資金,國家的成果轉化引導資金累計設立了36支子基金,資金總規模達624億元;還設立了科創板,對成果轉化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濱湖區也圍繞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依託此次活動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定製了“盤點—評估—交易”成果託管服務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校長陳衛介紹道,江南大學與濱湖區此前共同設立的頂級中碩成果轉化基金,作爲江南大學成果轉化基金第一支子基金,三年來已挖掘180多個項目,完成項目投資7項,推動兩家企業總部落地。

論壇現場落地了錫創聚力股權投資基金、鼎祺中肅成果轉化基金、國聯新創知識產權基金3個成果轉化基金。

具體而言,錫創聚力股權投資基金總認繳規模44.61億元,將定向投資於江蘇省集成電路(無錫)產業專項母基金及江蘇省生物醫藥(無錫)產業專項母基金;鼎祺中肅成果轉化基金主要面向江南大學在食品科技和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科技成果;國聯新創知識產權基金主要面向密集型、價值型股權項目,兼顧智能製造、新材料等相關行業。

技術轉移方面,濱湖區科學技術局與上海技術交易所進行了戰略簽約。未來濱湖區將依託上海技術交易所的技術交易網絡與技術要素資源,針對區域特點定製“盤點—評估—交易”一站式成果託管服務,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在實踐中蹚出一條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