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大結局不噴不快!黃軒的那一句“向我開炮!”太尬了

央視播出的抗美援朝電視劇《上甘嶺》迎來了大結局,該劇播出半個月以來,收視是創了不少新高,但熱度與口碑表現均平平無奇,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拍的不夠細緻嚴謹。

大結局在黃軒飾演的段顯峰一聲"向我開炮"後,戰役迎來最終勝利,段顯峰卻永遠的留在了那個597高地上…

《上甘嶺》劇終的幾集,志願軍大反擊的壯闊戰場景象確實令人熱血沸騰,然而段顯峰的犧牲卻未能觸動我的情感,黃軒的那一句“向我開炮!”太尬了!

劇裡被譽爲“高材生”的段顯峰憑藉智慧研究出步炮協同戰術,顯著提升了部隊的戰鬥力,成爲了炮兵不可或缺的“眼睛”。

這麼厲害的一雙眼睛,結局卻非得以犧牲的方式收尾,真的有必要嗎?而且犧牲的方式真的很牽強。

所以,大結局不噴不快!

雖然這部劇總體不錯,精氣神足,但是我真的很難理解,在通訊暢通無阻的情況下,爲何還要依賴傳統的定位紅旗來引導炮火。段顯峰深知位置座標與火炮參數的關係,完全可以在安全距離內通過步話機精確引導炮火。

這樣的劇情設置缺乏真實性,遠不如復原王成堅守陣地的經典場景來得動人。

藝術加工還是要堅持邏輯合理才能引發觀衆共鳴,成爲經典不是。

網友說這段情節改也容易,一開始段顯峰先與炮羣約定,如果步話機故障,他會以自己舉着紅旗引導炮火。引導中,彈片擊中步話機,通訊斷斷續續,無法連續清晰報送火炮參數。

於是他持續向步話機呼叫杜文錦呼叫:向我開炮(不需要刻意說爲了新中國,時間就是勝利),杜文錦在斷斷續續的通訊中聽清了意思,含着熱淚引導炮羣再開炮是不是更合理些?

或者,在最後一集的關鍵時刻,段顯峰在衝鋒途中,通過步話機向炮兵戰友毅然決然地喊出“向我開炮!”時插入致敬經典老電影《上甘嶺》的片段,將這一幕的悲情與感人推向極致,這樣的結局是否會更加震撼人心?

《上甘嶺》結尾的反攻大場面雖挺震撼,但也感覺到了這部劇還是有許多不太理想的劇情,太多細節經不起推敲了。

例如,面對敵軍如銅牆鐵壁般的封鎖,運輸線艱難無比,但段顯峰卻能輕鬆穿梭於各大陣地之間,如軍部、炮連等,這顯得極爲不合理。

單兵應該還是很容易隱藏的,只是沒帶點吃喝確實有點脫離現實,再怎麼下去了一趟至少能帶一水壺的水回來。

劉偉強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但或許是對於抗美援朝這段歷史似乎不太熟悉。總的來說,這部劇在化道服、投入等方面都表現出色,但劇情設計仍有待加強。

演員黃軒的演技不錯,但奈何劇本不行。段顯峰作爲一名教員,在實戰中卻表現得比一線部隊還要出色,幾乎被塑造成了“神”。這種將所有英雄形象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模式,就有種神劇的感覺。

對比影版《上甘嶺》抗美援朝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等作品,講述的戰爭之慘烈令人震撼,志願軍戰士們值得我們深深敬佩。然而,《上甘嶺》這部劇的劇本確實一般般,這個題材值得一個更加出色的劇本。

當然了,這劇拍成這樣,主要還是導演的鍋,演員演的都還不錯。

尤其潘斌龍,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之前喜劇形象,劇裡演正面人物演的毫無之前喜劇中的那種感覺,戲路又寬了。

潘斌龍飾演的指導員胡滿倉犧牲的時候真的好難受,差一點點他就能撤下去了。他那句“我吃飽了,先下桌了”真的很淚目。

他演的就是基層的指揮員,演的非常好!從領口,精神狀態,到行爲,都是基層連隊指導員的樣子!把指導員演活了,他用通俗的道理,把上級的作戰指示傳達給了當時文化水平低下的戰士們。我們的部隊當時的思想工作離不開這樣接地氣的政工幹部。

總之《上甘嶺》這部劇拍得真是猶如隔靴撓癢的感覺,不夠細緻,浮於表面了,可惜了這麼好的播放平臺與演員。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