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示警 民間投資循環趨勢轉降
(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年成長率與循環趨勢(2020Q1~2022Q1)。資料來源/商研院)
商業發展研究院7日指出,今(2022)年第一季總體經濟成長速度減緩,復甦分歧程度亦見縮小,部門別與產業別的成長速度、成長貢獻度,均產生結構性變化。最需關注的是,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的循環趨勢轉爲下降,淨出口取而代之,重回經濟成長貢獻度的首位。
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組合以民間投資爲最大宗,是2019年第四季至2020年上半年經濟強勁復甦的力道來源,更因此翻轉近年臺灣經濟結構,廠商選擇在國內投資設廠重要於赴海外生產。
商研院景氣預測小組分析,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指標的循環趨勢值於2020年7月出現底谷,指數爲98.67,接著於去(2021)年2月超過長期趨勢值的100,去年10月更高達101.5高峰。接着止升轉降,於今(2022)年4月(外推值)來到101.05,顯示民間投資帶動新冠疫情前半段的經濟強勁復甦,只維持到去年第四季。今年第一季景氣循環趨勢反轉向下。
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系統中,本次公佈的領先指標的擴散(Diffusion)情形,7個領先子指標已有4個目前是下降的,比上一季多了兩個子指標,最明顯的是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及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的循環趨勢轉降。顯示在上升趨勢中開始潛藏繼續上行力道弱化的風險。
除了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指標,金融及保險業實質GDP循環趨勢,也從微幅復甦轉爲下降,也值得關注。商研院指出,本指標實際值的年成長率,2020年以來一直維持正成長,成長率於去(2021)年四季分別高達9.9%、12.74%、上修後9.67%與8.9%。但今年第一季驟降焉2.5%。正的年成長率變化與向上循環趨勢一致,循環趨勢卻未超出長期趨勢太多,隱含着本指標的長期趨勢走勢較陡,亦即結構性改變幅度較大,加上今年循環走勢已開始趨緩向下,均反映了景氣不妙的情勢。
商研院景氣預測小組表示,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趨勢綜合指數系統的編制,依景氣循環學研究,將各相關經濟指標做時間數列分析,並篩選出具有景氣循環意義與循環相關穩定性者,依其轉折點出現時序規律,再經統計相關分析與檢定,分類爲領先指標、同行指標與落後指標。經測驗證明,各同行指標的循環趨勢綜合指數與GDP的循環趨勢形成高度相關,進而發現,領先指標綜合指數推估的同行指標綜合指數預測值,可做爲預見GDP變動走勢,並可提供景氣對策相關作爲的參考。經濟指標時間數列的景氣循環趨勢圍繞長期趨勢上下波動,以長期趨勢值爲100,循環趨勢值大於100爲復甦或繁榮階段;低於100爲衰退或蕭條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