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廊153首發|喬和橋治建築新作:歷久彌新,一軸定義生活張弛之道

秩序是框架,

鬆弛是肌骨。

在極簡的串連下,

新的生活被構築。

舊說,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鬆弛,秩序,看似天平的遙遠兩端,卻能在某種作用的調停下恰到好處地相融。在直線般的秩序中,鬆弛宛如穿針的引線,爲身處其中的人們帶來空氣感與自洽力。

喬和橋治建築實驗室新作位於上海,不同於“從頭開始”的空白,這件作品近乎於推翻已有的空間軌跡,遵循慣性的框架,重新構築生活空間。在精心把握的改造尺度之下,舊有的家庭記憶、生活習慣被尊重保留,然而不知不覺間,新的生活以及新的場域精神,皆已悄然開啓。

歸家關門,都市的喧囂由此被隔離在外。充滿儀式感的走廊聯結生活,盪滌凡塵。在合圍的木色空間之中,或煩悶、或躁動的心情隨之平復下來,情緒在此切換,鬆弛隨之而來。

過道即爲主中軸線,亦是生活這段篇章的中心思想。餐廚與客廳被分散於中軸線兩旁,以一種極爲齊整的姿態呈現。無論是煙火氣亦或是親友相聚,皆能得到妥帖的照應與安放。

縱使平層空間擁有難得的通透明朗,然而過於扁平化的結構特點不僅帶來了設計視覺的疲勞,也削弱了空間功能的承載。設計師以筆繪就四條中軸線,使得日常動線依照這這些線條有序展開。在更爲平和、沉穩的氣氛之中,空間以一種極富節奏的規律感層層遞進,生活於其中,既能融入家庭生活,也闢出了一片自我餘地。

依照極簡主題,客廳摒棄了裝飾繁雜,自實用主義中提綱挈領,以經典之作填滿生活篇章的空白頁。時間在變,故事在變,唯有經典不變,這也許是另一種變化規律之下的鬆弛吧。

當既有命題已形成,如何在已有的主題秩序之下抒發新的創意?梳理內在邏輯,以更爲沉穩、冷靜的筆畫繪製新生活的藍圖,於細微之處得見設計真章。

主中軸線的另一端連接着餐廚空間,由此望向客廳,視線在木色的中軸線處略作停頓,而後蔓延至天光大勝的客廳之處。也正是這小小的停留,令視覺在應和設計節奏的同時,亦爲居住者帶來了不同空間的情緒感知變化。

西廚採用了全開放式的設計手法,保證中軸線視覺通達的同時,也將成爲家人們共品佳餚的溝通場所。木紋與大理石紋在此相遇,似是在城市方塊中引入的自然情調,也是平面空間中多層次的豐富點綴。

中式廚房隱匿於島臺附近的一角,廚房門採用了與中軸線相同的木色,形成了更爲流暢的視覺統一,也隔絕了可能會因油煙帶來的小小困擾。當“牆”的邊界被模糊,感官進入一個更爲連續綿長的整體環境中,豁然開朗之下,是更爲鬆弛的家的感觸。

人們無法用“豪宅”來定義“家”,倘若能在無用的奢華與浮誇之外撥開重重迷霧,從“豪宅”定義的點滴中汲取靈感養分,就能滋養理想之家。

設計師在空間中的留白,即是自我對“豪宅”的理解。在寶貴的城市建築面積之中,奢侈地留下一片空白,既能讓居住者於城市生活之外略作小憩,也能讓在城市高樓間不斷逡巡的雙眼得以喘息。留白,或許早已跳脫了美學的範疇,成爲了一種不多得的居住儀式感。

以櫃體作牆體,特意混淆的二者以共棲的方式成爲了“留白”新的詮釋。它們是平整對稱的中軸線,也是曲徑通幽的走廊,在引領着自然流暢的生活動線之餘,亦承擔着儲物的現實重任。在主臥之中,特意留有的開放式衣帽架是對整體秩序的遵守考量,也是空間內的視角落點,巧妙的框線設計在看似區隔間亦保持視覺連結,讓現實與美夢各自區分,卻又相互滲透。

兒童房外的走廊則豎起了一道半透明玻璃幕牆,在被木的包裹之下,呈現出一片透明、輕盈的小小天地。在光影變化之間穿行,自然材料帶來的樸實趣味讓人找回童真初心,於安靜無聲處感受家的溫柔懷抱。

秩序與鬆弛,就像呼與吸。它們在看似相斥的氣場之中相伴存在。秩序是樑,構建家的基石,而鬆弛則是磚,在層疊之間賦予家的氣質。找尋平衡,遊走於鬆弛與秩序之間,方能得到一隅理想的棲息之地。

平面圖

項目名稱| 見山 — 鬆弛與秩序並存的私人住宅

項目面積| 270㎡

項目地址| 上海閔行

設計公司| 喬和橋治建築實驗室

設計主創| 劉一汀,王佳

完成時間| 2024

喬和橋治建築實驗室是由獨立設計師劉一汀於2019年年初成立的建築設計工作室。工作室目前主體業務包括建築、空間、家裝、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我們堅持從生活和居住環境本身出發,發掘本真的存在需求,打造空間舒適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賦予藝術性。工作室成立數年,不斷探索和發展,實現設計、落地的項目座落於中國北京、上海、海南、江蘇、重慶、成都、內蒙等地。

文 | 以西 新媒體編輯 | fun

攝影 | 朱雨蒙 圖片版權 | 喬和橋治建築實驗室

助理|easson

本文爲《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