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紀實+多維體驗”,《文脈春秋》助力古城古建“品質遊”
又逢“五一”小長假,國人對外出旅行積攢了許久的熱情再一次迎來井噴,而在旅遊路線的選擇上,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始終是大熱景點,蔥蘢掩映的古城牆、高低錯落的古建築羣、雕龍畫鳳的屋檐樑脊、古香古色的白牆黛瓦、環佩叮噹的風情服飾……都讓遊客彷彿穿越時空隧道,聆聽着千年歷史的淺吟低唱。
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推出的大型系列紀錄片《文脈春秋》在央視綜合頻道的“再度上新”也爲這股歷史文化名城旅行熱增添了助力,該片不僅全面展現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脈絡、特色格局、市井生活,還結合政府整體式保護舉措與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現出古城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煥發的新活力,凸顯出城市建設中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這些全方位的解讀讓《文脈春秋》更像是一本“可視化出遊攻略”,不僅爲國人出行提供了更多的目的地用以選擇,還能通過深度解讀讓遊客知曉這些古城古建的“來處”,並跟隨紀錄片共同思考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去處”。
打破禁錮
以紀實新風格實現歷史文化名城“深度遊”
一方面,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對於歷史文化名城的喜愛是顯而易見的,那些凝聚了先人智慧與生活痕跡的古城古建更容易引發千百年來根植於國人血液中的對於深厚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而“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情感回望也會讓此類旅遊更具思想內涵。
另一方面,在遊覽歷史文化名城時的難點也是鮮明的——其擁有的多是經過歲月洗禮所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產,一磚一瓦背後是大量紀實影像和輔助資料的遺散與缺失,僅憑部分史志文獻難以給世人直觀還原一個完整的歷史面貌,這就要求地方文旅產業從業者不僅要把握好歷史真實性、嚴肅性和架空感之間的平衡,更要將那些散落的歷史片段串聯在一起,爲遊客講述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故事。
而這一難題,《文脈春秋》給了很好的補充示範,在紀錄片中,其將重點放在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營建、佈局、建築特點以及修復之上,並對建城史、城市文化等內容進行了整合,通過專家學者的講述,共同支撐起城市歷史探索的“紀實主心骨”,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讓遊客對於古城古建瞭解的更爲深刻、透徹。
如在《文脈春秋》長汀一集中,我們可以看到臨江而建的長汀古城牆與煙火氣息濃郁的街巷,以及其四周包圍着的崇山峻嶺。大木匠盧和和向後人展示着“一根丈篙做一棟屋”的智慧,“九廳十八井”的沈家大院則是長汀古城建大型宅院的典型代表,而宗祠檐角與門面上那些莊重綺麗的灰雕,更是長汀氣候潮溼、交通不便、就地取材的獨具匠心。
這些豐富的紀實內容不僅成爲遊客的旅行“打卡”必選項,更因其提綱挈領的宏觀描述和由整體到局部的探究視角,讓遊客在遊覽過程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真正實現知識點密集的“深度遊”。
在呈現城市位置佈局和發展演變過程方面,《文脈春秋》不止通過歷史照片、影像素材進行對比印證,還通過古代輿圖、虛擬數字技術和現實世界視覺相結合等方式,描繪了城市發展的文脈印記,展現出城市在新時代的氣象萬千。
例如在庫車一集中,紀錄片不止利用航拍技術對連接老城與新城的“團結新橋”周邊樣貌進行俯瞰,還通過地圖繪製讓受衆更爲清晰直觀的看到明清老城與漢唐龜茲故城遺址保護區的分佈範圍,深刻感受“雙城相扣、水城相依,城郭關廂、田園交織”的特色格局。
以人爲本
多維體驗讓文旅產業更具“沉浸感”
人們對於歷史文化名城的嚮往不僅在於對當地歷史的關注,更在於對其風土民情的好奇,畢竟一切歷史都是人的歷史。紀錄片《文脈春秋》“文脈”二字的“文”就是囊括了圍繞“人”所發散開的飲食、音樂、繪畫、藝術等一系列豐富的文化活動。
不難發現《文脈春秋》對人的關注也是有所側重的,如在安慶一集中,片中就既有對於文學典籍中《孔雀東南飛》悽美愛情發生地的考證,也有對於現代章回體小說大師張恨水的關注。但是縱覽整部紀錄片,更多的則是對生活在這些歷史文化名城中衆多普通人的聚焦,他們的“衣食住行娛”共同構成了現實中文旅產業發展的上下游,爲遊客“吃住遊購娛”提供着更爲豐富的旅行參考。
以本次“上新”的長汀、安慶、庫車這三座歷史文化名城爲例,節目開篇不約而同的都將當地的特色飲食放到了首位:長汀水東街歷史文化街區一碗地道的家鄉味“汆雞嫲”,不僅撫慰轆轆飢腸,饒桂連的小店,也成了當地人的深夜食堂;安慶大南門的牛肉包子,以豆腐的豆香中和牛肉的油膩,不止有南京牛肉鍋貼的香氣,還有上海生煎饅頭的清淡,吃的是小小肉包,品的卻是八方風味;而庫車的特色美食饢大如輪胎、薄可透光,與茶水完美搭配,是老城居民延續千年的生活方式,也記錄着世代沿襲的文化密碼……
這些飲食文化不僅凸顯着城市所在地的物華風貌,更是將城市發展演變過程中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匯聚於這一碗小小吃食之間,這對於遊客探究城市發展的內在肌理不可謂不起到“四兩撥千斤”之效。
與之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如長汀一集中客家的山歌“對唱”,和詩以歌的古樂尺(che)譜,凸顯的是長汀當地崇山峻嶺的地貌和先民遷徙的文化融合;安慶“倒扒獅街”上的老字號商賈雲集,快遞物流亨通,共同見證着安慶的百年繁榮;庫車明清老城建築上獨具特色的彩畫和銅器製作技藝,不僅傳遞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還生動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歷久彌新,揭示着龜茲這座絲路大城輝煌歷史的一角。
大爲地理,小爲生活;遠爲過去,近爲當下,紀錄片中這些以人爲核心,以衆多文化維度爲輻射所形成的文化體系讓一座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故事更加豐富飽滿,具有人文溫度,也讓徜徉在其中的人們透過歷史迷霧,真切可感的體驗着古人先輩們曾經的生活。
連接古今
以“傳承”賦能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
當然,《文脈春秋》的講述並沒有一味的沉浸在對於歷史的回望與追溯中,其更多的是對當下發展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
傳統文化如何在現代社會得以延續?
這不僅是一個問題,也是當前生活在這些歷史文化名城裡的人們的使命所在,做好傳承與保護工作幾乎是所有歷史文化名城在實現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共識。
庫車銅器製作技藝流傳已久,是庫車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符號,買買提·卡地是庫車銅器的第七代傳人,據傳他祖輩曾專爲王公貴族打造銅器,在叮叮噹噹的敲擊、打磨聲中,一件件精美的銅製品在他手中誕生。然而,面對市場的不景氣,他也曾一度萌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是他父親告誡他“一直堅持這個手藝雖然很難,可是如果到了你這一代就結束那是不行的。”這,是一代手藝人的堅守與責任,也正是因爲這種使命感,古老的龜茲文化纔會得以傳承延續。
像買買提·卡地這樣,願意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真實性和原生性、維護城市整體形象的普通人不在少數,他們可能是對庫車古民居上的彩畫進行拓描的古建保護專家,也可能是爲恢復古建原貌的本地工匠,還有可能是書寫安慶文風昌盛密碼的桑皮紙製作人,甚至有可能是積極推廣地方戲曲的年輕人和長汀江邊那一碗一解鄉愁的家鄉味道……
這些一輩又一輩的平凡人,在今天都是文化歷史名城傳承與保護的最佳代言人,正是因爲他們的堅守與創新,才使得一座座城市從數千年前歷經風雨踏歌而來,在新時代裡屹立不倒,並通過文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閃耀出更加奪目的光彩,中華文化也由此而綿延不斷,生生不息。
觀一城文脈,知古今春秋。《文脈春秋》通過聚焦平凡個體經歷與風貌民俗細節,不僅折射出宏大歷史背景下城市文化的多元性與連續性,還將傳承與保護的使命感融化於一磚一瓦、一歌一餐的日常煙火中,描繪出一幅“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的文化長卷,一期一城,連點成線,爲國人真正呈上一份全方位的、知識性與體驗感兼具的“旅行指南”,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假期,《文脈春秋》不僅能讓觀衆足不出戶就可以體驗到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能讓身處古城的遊客帶着片中那些深度解讀去實現一場“古今對話”,助力歷史文化名城文旅產業的品質內涵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