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權受侵害 人本:應教育孩子「主張權利」

專家指出,社安網應創造出性侵受創者願意求助的社會環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受性侵害通報人數逾半數是未成年,心理師指出,性侵受害者因「信賴感」被踐踏,會怕建立關係;現代婦女基金會研究數據指出,性侵被害存在四成「黑數」,司法精神科醫師李俊宏表示,強化社區精神網絡,讓破洞減小,才能使黑數降到最低。

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指出,過去教育教導學生「保護自己」的說法,小孩會因沒有保護好自己而產生自責心理,並把身體當成物件,認爲身體髒了、壞了,都是自己的錯;張萍認爲應當從「保護自己」的說法改成「主張權利」,當他人逾越身體自主權的時候應向他人求救,主張自己的身體自主權遭受侵犯。

馨家心理所臨牀心理師張巍鍾說,性被用來傷害,伴隨而來會是認知上的扭曲;就「性」創傷來說,熟人間的性侵,會讓「重建信任」更加困難。專家指出,Me Too事件後,愈來愈多人願出來講或面對,但後端協助創傷的機制似乎仍有不足,社安網應該要讓協助網絡更完整,創造出受創者願意求助的社會環境。

李俊宏指出,美國華盛頓州把高再犯風險的犯人關在小島上,減少與人接觸機會,當性侵犯走出監獄步入社區,必須接受心理師身心治療輔導課程,或許算是另一種對性侵犯行的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