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中生"綜評"方案何以被按下"暫停鍵"?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施立平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日前,深圳教育局發佈《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修訂徵求意見稿)》。由於家長的質疑,原方案《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試行一年後被該市教育局暫停實施。

深圳市2018年試行初中生“綜評”方案,目的在於積極探索學生綜合素質科學評價機制高中學校招生錄取先進模式,但最後只能按下“暫停鍵”並重新修訂。

總體而言,該市初中生“綜評”原方案具有評價標準高要求、評價等級劃分高區分度、評價結果運用高利害化、學校家庭社會需要高度協同師生學生家長需要高投入的“五高”特點,存在評價內容相對繁複、操作流程相對繁瑣、學生課餘負擔相對繁重、教師工作相對繁多、家長相對繁忙的“五繁”現象。具體來說,有的指標有給學生“貼標籤”之嫌;有的指標標準設置武斷、機械、缺乏溫度;有的指標過分強調痕跡;有的指標彼此矛盾。究其原因,該方案的制定缺乏三種思維

第一,戰略思維。從“戰術”角度看,深圳初中生“綜評”原方案具體、精細,但缺乏對教育工作主客觀環境全面分析,缺乏對學生髮展的深入長遠思考。給家庭增添了“危”機,給校外相關機構帶來了商機。雖然“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但是增加了學生的依賴度,不利於讓學生成爲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第二,系統思維。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從學生髮展、社會需要和相關規律三個維度綜合思考,並根據維度進行相應的方案評價。例如,從學生髮展維度分析,初中生是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爲能力人,不能通過綜合素質評價手段促使學生從事成年人才能從事的社會活動。再者,初中生的可塑性較強,不宜對其綜合素質發展水平特別是人格發展情況過早地下明確或負面結論。另外,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堅持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學習養成、評價反饋一體化,不能“前置”綜合素質評價,過度誇大評價的作用。有所“教”、有所“學”,纔能有所評。

第三,底線思維。涉及學生的評價方案,應該多從社會資源偏少的家庭出發,多從情況特殊的學生個體出發,以衡量評價方案是否公平合理

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是探索構建素質教育實施體系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界亟需攻關的重要方向。教育人要集思廣益,充分總結經驗教訓,制定科學合理的方案,確保方案實施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