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促成兩岸歷史性破冰──進步臺灣的關鍵人物(二)

1994年10月廣島亞運,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徐立德在貴賓席入座後與幕僚討論如何與中共代表面對問題。(韓同慶攝,中時報系檔案照請勿轉載)

「義」,是徐立德(1931-)政治生涯中一直堅守的。

被認爲是「青年才俊」的他,擁有很多特質:才思敏捷、有說服力、做事幹練、做人細心、並且潔身自好。他的決策可以有彈性,但把握住原則。這正是臺灣走向民主過程中,政治人物所需要的條件:廉能、認真、肯做事、有效率、會溝通、能調整。

2010年出版的《情義在我心─徐立德八十回顧》是百年動盪的大時代中,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在臺灣經濟發展、民主轉型與兩岸關係突破過程中的詳實紀錄。作者第一手的分析與直接的參與;兼有現場感與歷史感。

90年前徐立德出生於湖北漢口,14歲隨雙親來臺,22歲在臺灣行政專校畢業,高考及格後分發到考試院擔任薦任科員。他很可能就像大多數公務員一樣,奉公守法、默默工作,然後按部就班地退休。

但是他勤奮好學與力爭上游的個性,以及工作上的優秀表現,在極年輕時就脫穎而出。29歲取得了政大政治學碩士,31歲就被派至美國美利堅大學進修8個月。

40歲以後歷任財政部常務次長、省財政廳長。50歲時,他在事業上達到另一高峰:擔任財政部長、國民黨中央委員,並選爲美國艾森豪基金會得獎人。從那時(1981)起,徐先生就在臺灣政壇佔了一席之地。

從回憶錄第二部開始,他的從政生涯就與臺灣經濟發展、國民黨盛衰、李登輝執政、總統大選,及連宋的分與合、兩岸關係的突破,密切相關。這是關心臺灣發展的海內外人士,不能錯過的部分。

40歲起,徐先生在財經部會擔任次長,然後擔任財經二部部長,開始逐漸「接近」權力核心人士。除了經國先生,他特別受到孫運璇、李國鼎與費驊3位先生的賞識。

然而政治的詭譎多變,54歲歲時因十信風暴坦然辭去經濟部長,雖然問心無愧,但終有壯志未酬,寫出「十信下臺留有遺憾」的內心感受。文中他寫着:「我極喜愛經濟部這份工作,也認爲適合我的個性。當時的確也全力投入,不眠不休地工作,希望在學者專家企業界共同努力之下,有計劃地將臺灣的經濟往前推進。」

抱着失落,選擇去哈佛大學進修,那是一段放空自己與放眼天下的難得歲月。1年後取得公共行政碩士回到臺灣。我記得1986年暑假在臺北,他剛從哈佛回來,聚在一起談到他選過萊克(Robert B. Reich)、傅高義的課,又細讀奧肯(Arthur Okun)的書:《平等與效率:最基礎的一堂政治經濟學》(Equality and Effciency: The Big Trade-off)。這些著作也正是我在美國教書時常引述的,我們談得興高采烈。記得曾告訴他:「我的志趣就是推廣這些理念,你的才華就是要把這些理念變成適合國情的政策。」等待再被重用的那2年,是他一生中難得的沉潛。

1988年8月,徐先生進入國民黨財務委員會任主任委員,主席李登輝成了直接的長官。他的事業在62歲(1993年)時,再攀高峰。那一年2月連戰組閣,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長(並曾兼任經建會主委一年半)。從那一刻起,徐先生就是權力核心之一。

接踵而來的挑戰一波接一波。臺灣的財經與大陸政策,國民黨內部權力的更替,連戰二次參選總統(2000年連蕭配、2004年連宋配),連戰的「破冰之旅」(2005年4月),他無役不與;也無不全心投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政務官任內推動了不少影響深遠的重大政策(包括推動加值型營業稅制、創設境外金融中心;改組強化中國生產力中心,創立經濟部產業諮詢委員會;推行全民健保、規畫亞太營運中心等),也以在野之身,策畫連宋配與「破冰之旅」,但自己從不居功。這種「成功不必在己」的風範,在政壇已是鳳毛麟角。

臺灣有幾個政治人物是可以立大功、成大業、留名歷史的。可惜在權力顛峰時,他們沒有看清世界潮流,也沒有看清檯灣前景,只看到片面的民意,部分羣衆的歡呼,身邊人士的忘情慫恿;在權力誘惑下,終至產生一廂情願的推斷,帶來了「一步錯、全盤輸」的結局。可惜的是,因爲這幾個人物的政治操作與翻雲覆雨,使臺灣社會的進步停滯了20年。我猜想作者的遺憾是他盡力想對他們有一些正面影響來扭轉大局;但事與願違,帶給他深沉的失落。

近20年來,不分晝夜地投入公務與選舉,使他的夫人劉勤生女士十分心痛與不捨。當她於2009年2月往生時,他驀然回首:「我才驚覺對她的倚賴如此之深,而她對我的包容,又是如此之廣;……讓家成了溫暖的港灣,也讓我在公務上無後顧之憂。……近日每思及此,心中既虧欠又感謝」(引自〈結語〉)。

他的全心投入公務,是爲了朋友,也是爲了國家。這即是他偶然自嘲的「愚忠」。「朋友」是連戰,「國家」是中華民國。他一直堅信:這個充滿理想的朋友,值得支持;這個充滿顛簸的國家,應當愛護。

在〈風風雨雨總統大選〉篇章的最後一段,出現了他最率真的自白:「在這段人生旅途上,我完全扮演連先生客卿幕僚的角色,並未佔有任何名位與酬勞,所作所爲都不是分內之事,只是憑着對時局的關懷與私人情誼,來儘自己的力量。」

這是書名中的「義」,正是他政治生涯中一直堅守的「義」。

《情義在我心─徐立德八十回顧》(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他關心兩岸和平,期待國民黨再起,他更希望看到民族復興。這是他在離開公職後,生命的寄託。他往來於兩岸,終於促成連先生展開歷史性的破冰之旅。兩黨領導人的會面,在握手那一刻,開啓了和平之門,機會之窗。連戰主席與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連胡五項共同願景,更爲2008年接任總統的馬英九鋪了兩岸和平之路。

連先生沒有取得政權,但獲得了民心──臺灣與大陸的;歷史地位遠比擔任總統更高。徐先生近十年輔佐連戰的各種辛勞:遭遇的風險、經歷的痛苦、被遺忘的家人,都在兩岸關係突破上獲得了無形的補償:那就是「和平變成了兩岸共同承諾與追求的目標。」

在戰亂中成長的他,已把視野與機會提升到民族的融合與發展。這正是徐先生在他高潮迭起的一生中,再次出現成功不必在己的開創與貢獻。

【未完待續】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史話專欄歡迎書摘合作與歷史相關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節選自《進步臺灣:70年代起提倡的「改」與「變」》,作者:高希均,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