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介石安內攘外的貢獻──蔣毛功過蓋棺難定之4(蔣世安)

蔣宋美齡、蔣介石(蔣中正)與史迪威將軍。(美聯社)

中國近代以來,內戰不息,致召外侮,似成定律。軍閥割據時期的混戰,中國幾遭瓜分與共管。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原大戰後,而有九一八事變之大國難。軍閥之內戰,兵與槍爲其命脈,權利與地盤爲其爭奪的目標。對於國家民族,有害而無益,甚至可謂禍國殃民。

縱是內戰禍首之一的奉軍首領張作霖,亦視內戰爲不光榮之事。1924年12月4日,孫中山晤張於天津,對其推倒曹錕、吳佩孚之功,表示賀忱之意時,張直率而答曰:「自家人打自家人,有什麼大驚小怪!更談不上可喜可賀。」場面一度爲之尷尬。至於國共內戰,是否可作如是觀?此爲值得思考之問題。

國共前後兩次內戰,學界曾有不同的評價,前次十年剿共內戰,蔣行安內攘外之策,頗有不以爲然者,認爲國難當頭,槍桿對內,鎮壓異已,有違國家民族利益。但由於此策對中國之統一與抗戰之準備,成效卓着,故亦受到史家之肯定。認爲蔣之安內政策,在先求國民黨自身的一致,首先促成寧粵團結。1932年2月,所擬訂的對日作戰全盤計劃,特別重視大後方的經營。鄂、豫、皖剿共軍事結束,中央軍移駐甘肅,趕築公路,準備開戰時將中央政府遷往西北。第五次圍剿完成,整飭行政,推進建設,中央權力及於西南三省,此爲20年來未有之事,改定四川爲將來抗日根據地。此爲蔣的統一成就。

學者黃仁宇在其所着《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中,對於蔣在安內攘外這段期間的貢獻,即曾指出:

很少人能想及,即使蔣氏自己也可能未曾料及,自九一八事變至盧溝橋抗戰開始前的5年9個余月的時間,也是他一生對祖國最有貢獻的一段時間。其貢獻的方式,不是戰勝攻取,而是忍辱負重。

大陸學者對於蔣之安內攘外政策,亦多持以肯定的態度。認爲從蔣的執政立場而言,不完成國家統一,聽任地方割據;甚至在前面抗戰,而在後方乘虛而入,如何能集中力量來抵禦外侮!

也有學者認爲蔣在十年剿共或十年內戰期間,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是爲要攘外,要反對日本侵略,當然要內部團結,要統一,要穩定,否則,怎能攘外?從這個意義上說,「攘外必先安內」這6個字,有它合理的因素。

至於戰後的國共內戰,與戰前的國共內戰,殊不相同,戰前的國共內戰,是爲準備攘外;戰後的國共內戰,則爲爭奪政權,實無必要。因爲八年抗戰,已是民窮財盡,人民流離失所,無不渴望和平,休生養息,內戰不僅違反民心,更是違背時代潮流。故在抗戰結束之前,國共雙方已在進行和平商談,國方的代表爲張治中、王世傑,共方的代表爲周恩來、林祖涵,從1944年5月到9月,以及1945年2月,前後經過6個月的商談,且有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從中調解,均無結果。其原因,據王世傑的報告:說是中共的要求,不斷的在變;政府是委曲求全,中共不讓步;中共的報紙攻擊國民黨,國民黨則否。這是爲了避免在國民前和國際上、社會上造成嚴重的形勢,故對共方的宣傳攻勢,「採用少說話」的方式。

至於共方,則是無所顧忌,而其聲勢一天天的提高,就是宣傳佔了上風,使美國的輿論同情它。這是因爲談判期間,正值日軍「一號作戰」,國軍連遭挫敗;復以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事件,中美關係陷於低潮。而國方所顧慮者,則爲目前對敵戰事,既迭遭挫折,中共方面之叫囂固意中事;倘因史迪威事件之爭執而使中美聯軍不能成立,則中國東三省與蘇聯之關係乃至中共問題,均將更趨複雜而危險。故當時國共談判,國方力求妥協,中共反而不斷升高其要求,迫使國方難以接受,以致談判不成。中共代表周恩來則認爲是「由於國民政府在談判中堅持要中共交出軍隊,堅持不結束一黨專政,反對民主的聯合政府,所以談判毫無結果。」蔣介石認爲:「組織聯合政府,無異於推翻政府。」

(作者爲文史工作者)

【未完待續,蔣世安專欄每週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