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劉良升專欄/閒談美國的苗族
苗族少女在貴州一非遺歌舞展演活動上表演苗族踩鼓舞。(新華社資料照片)
我剛來美國讀書的時候,在週末收看電視國際頻道中發現有一羣自稱Hmong的亞洲部族,他們穿着的傳統服裝很像臺灣的原住民同胞泰雅族,這引起了我莫大的興趣。隨年歲增長,始瞭解到Hmong族正是苗族分支的別名,而泰雅族人與苗族經過歷史學者李敖先生的考證,在數千年前竟是出自同源。
苗族作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自古就與漢民族有着千絲萬縷的緊密關聯。很多歷史學者認爲苗族正是和黃帝公孫軒轅氏,在涿鹿對戰的蚩尤後人。在明朝末年時,當局爲了區隔「生苗」(簡言之,不願屈從朝廷的苗人)和「熟苗」(歸順朝廷的苗人)的部落,首先在湖南省和貴州省交界的山區建立一道長約一百九十公里的邊牆,力行「蠻不出境,漢不入峒」的消極隔離政策。
邁入十八世紀末,苗族同胞不滿清政府的高壓統治,展開了長期對抗。由於苗族好漢是山區最佳的游擊戰士,奉行「官有萬兵,我有萬山,其來我去,其去我來」的鐵律,苗軍來去無蹤,飄忽不定,時而化整爲零,時而合零爲整,着實讓清朝官軍防不勝防。最後清政府效仿明朝的戰略,增修以明朝爲基礎的邊牆,斷絕苗族戰士神出鬼沒的伏擊,從而也徹底切斷苗部對外的貿易補給線。故而在現今的華夏大地,歷經戰國、秦、漢、隋、金(金國的西北邊牆)、明,清所構築整修的萬里長城防禦系統之中,唯一位在長江以南的就是這條南北走向,替中央當權者封鎖抵禦苗族的「苗疆長城」。
苗族在清廷堅壁清野的戰術堅持下,一部分族人順服清廷,其他則在部落首領的率領下,向南翻過了廣西省境的十萬大山,離開國境線進入了現在越南北部、寮國(又名老撾)、泰國、緬甸交界的山區,他們擺脫了當時中原帝國的迫害,在中南半島北部山區的新家開啓全新的農耕生活。
時序遊移到一九六○年代初期,越戰方興,最初決心剷除在東南亞國際共產勢力的美國政府,看上了堅決反共的寮國苗族王寶將軍(Vang Paul,其姓氏的拼法爲Vang,就是漢語中的王姓)。時稱「苗族雄獅」的王寶將軍帶領着血液中富有遊擊英雄基因的苗族戰士,接受美國CIA中央情報局直接的軍事援助、訓練和指揮,他們與東南亞共產黨部隊交火保衛家園的戰果讓美國政府非常滿意。可是獨木難支,局部的勝利並無法挽回整個越戰的頹勢,一九七五年柬埔寨、越南、和寮國相繼淪陷於共產政權之手,王寶將軍的殘部協同部分族人,撤退到湄公河西岸仍屬於寮國國土的狹長帶狀地區,和穿越進入泰國北境的金三角地區,繼續負隅頑抗多年。當時苗族的反共軍事據點,正巧和已化作「泰北山區民衆自衛隊」原屬李彌將軍的國民政府泰北孤軍部隊的防線,在泰寮邊界間僅僅隔着山頭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