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三個月亡華 不是吹牛──得中原者得天下(六)
南京保衛戰期間的國軍部隊。(圖/國史館)
最後就是遷都,把首都從南京遷到重慶,作長期作戰的準備。隨着首都遷往重慶的還有各個學校、黨政機關等,這些都需要時間。
第二個問題,如何利用空間換時間?
我們可以假想一下,日本人已經控制了東北、華北和山東,很輕易的就可以拿下中原,然後以中原爲據點,分兩路南進,一路經兩淮取江南,一路克襄陽取荊襄,不用費太大的力氣,就可以控制長江中下游。剩下的地方,可以慢慢收拾殘局,基本上也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所以日本人說,三個月亡華,不是吹牛,是真有可能。
蔣介石的策略是,不能讓日本人從華北趁勢南下,華北到中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何況這時已經修了鐵路,日本人的裝甲部隊可以沿鐵路飛速南下,中國根本抵擋不住;而是要想辦法讓日本人從東往西打,沿長江逆流而上,這樣日本軍隊每前進一步都很困難。如果對歷史有所瞭解就應該知道,在中國歷史上,由北往南成功的例子舉不勝舉,而由東往西取勝的例子少之又少。蔣介石就是要讓日本人放棄那條最容易走的路,去走那條最難走的路,這樣中國方面纔會有更多的時間作戰略部署。
日本人會聽蔣介石的嗎?當然不會。於是就有了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是中日對抗以來,中國第一次主動出擊的戰役,也是中日開戰以來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共20萬餘人,宣佈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中央軍精銳和大批內地省分部隊(包括川軍、滇軍、桂軍、粵軍、湘軍等)合計80餘萬人,死傷30萬人。其中蔣介石的中央精銳損失了60%。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中國投入的兵力是日本的四倍,死傷人數卻是日本人的七倍,這充分地說明了當時中日雙方的實力懸殊。打仗不是靠口號,是要見血見肉的。
淞滬會戰雖然在戰場上失敗了,但戰略目地卻達到了。日本人一開始以爲這只是一場小範圍的戰鬥,並沒想派駐太多的兵力。隨着國民政府兵力的不斷增加,日本人也不得不從本土增派兵力。但日本畢竟人口少,本土兵力不夠了,最終不得已把華北的兵力也調過來了。這樣一來,日本從華北南下的戰略意圖被打亂了,三個月亡華的計劃也不攻自破。
與此同時,閻錫山在山西發起了太原會戰。太原會戰是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的會戰,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等。其中平型關戰役有八路軍第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與。太原會戰前後持續兩個月,日本參戰人數達到14萬,傷亡2.7萬,中國參戰人數28萬,傷亡13萬。太原會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牽制了華北的日軍南下,進一步打亂日本人由北而南的進攻計劃。
淞滬會戰後,中國軍隊退守南京。南京最終也失陷,被迫遷都。到這個時候,日本人的大部分兵力都投在長三角,由北而南的作戰計劃也徹底失敗,於是惱羞成怒,在南京大肆屠殺平民,造成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