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閉症意識日:大陸自閉症少年的流動音樂咖啡車

世界自閉症意識日:大陸自閉症少年的流動音樂咖啡車。圖爲軒軒在「其妙降臨」咖啡車裡彈琴 。(澎湃新聞╱受訪者提供)

世界自閉症意識日:大陸自閉症少年的流動音樂咖啡車。圖爲軒軒和爸爸 。(澎湃新聞╱受訪者提供)

世界自閉症意識日:大陸自閉症少年的流動音樂咖啡車。圖爲軒軒上臺演奏 。(澎湃新聞╱受訪者提供)

2024年4月2日是第17個「世界自閉症意識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大陸稱「世界孤獨症關注日」)。自閉症,大陸稱孤獨症,是一種伴隨終身的發育障礙,主要特徵爲社會交往交流障礙、興趣狹隘和重複刻板行爲,多數還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以及心理健康或情緒行爲等問題,如注意缺陷、焦慮、情緒失控等。

《中國孤獨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0.7%,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羣超過1000萬,其中,0至14歲兒童約有300萬—500萬人。根據中國障礙人普查情況統計,兒童自閉症位列中國精神類障礙的首位。

孤獨症兒童被稱爲「星星的孩子」,他們不善與人溝通,通常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就像星星一樣。軒軒就是這樣的一顆「星星」,在自己的「夜空中」閃耀。

軒軒一歲不到確診了自閉症,幾年裡,軒軒的爸爸通過運營抖音帳號「自閉症軒軒」,向大衆展現自閉症孩子的生活情況。目前,帳號關注人數已經超過100萬。16年來,一家想方設法提高軒軒的生活技能,鍛鍊他的社會融入能力,從未放棄。在這個過程中,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並通過互聯網分享給更多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

一輛二手面包車,經過軒軒爸爸改造,成了漂亮藍色音樂咖啡車。除了兩臺咖啡機,車上還有一架實木鋼琴和一塊液晶顯示幕。設計、改裝、刷漆,整個過程耗費了三個月的時間。這是他送給兒子軒軒的十六歲禮物。

作爲一個自閉症孩子的父親,需要操心軒軒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穿衣,大到上學。距離軒軒確診自閉症已經過去了十五年,這十五年裡,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孩子成爲一個能夠獨立生活的人。去年十月,軒軒一家三口在阿壩州旅行,突然注意到了路邊停靠的一輛私家車。車的後備箱中放了一臺咖啡機,車主在一旁悠閒地曬太陽。一瞬間,靈感涌上心頭——他要做一輛流動的咖啡車,帶着軒軒旅行。

夫妻倆立刻行動起來,改裝車輛、選購商標、學習咖啡沖泡,並教會了軒軒如何使用全自動咖啡機。在爸爸幹活時,軒軒總在一旁「待命」,隨時準備幫爸爸拿材料、搬東西。給車刷漆之前,爸爸向軒軒展示了一堆色卡,軒軒毫不猶豫地指向了藍色那張,幹強便給車身刷上了明亮的藍色。音樂咖啡車被取名爲「其妙降臨」。軒軒爸爸解釋道:「不是『奇妙降臨』,就像軒軒的到來一樣,或許不是那麼的完美,但仍然是奇妙的。」他希望軒軒能通過這輛咖啡車,和他人產生更多互動。

軒軒十歲以前,多是奶奶負責照顧。他第一次去鋼琴老師那裡時,被老師拒絕了,理由是「孩子的手指打不開」。回到家裡,奶奶花了好長時間,慢慢幫軒軒把手指一根根掰開。再回到鋼琴老師那兒,老師也被軒軒一家的堅持所打動,願意教軒軒彈琴。現在,軒軒已經可以熟練地演奏《獻給愛麗絲》《大魚》等曲目,面對大大小小的演奏場合也不會膽怯。聚光燈下,他手指靈活、神態自若,一曲終了,贏得滿堂掌聲。

軒軒快八歲時,生了一場大病,爸爸的心緊了起來。加上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棘手的問題,他開始着手計劃辭去工作,全身心陪伴軒軒。一家人合計了一下,母親的工資、奶奶的養老保險加上以前的積蓄,大概可以支撐3年。「很多人以爲我們家很有錢,才能這樣全身心的陪伴軒軒。其實不是的,我和他媽媽都只是普通的公司職員。」爸爸說。

用了四年時間,才完全結束掉手裡的工作,全心投入到對軒軒的陪伴和教育中。那幾個月,軒軒的變化特別明顯,聽話了不少,好像是父親的陪伴給了他格外的力量。這使軒軒爸爸意識到,孩子需要的陪伴,不是喊口號,而是切實的、高品質的陪伴。去年,軒軒媽媽也辭職了。

在軒軒的照料和教育上,一家人有着明確的分工。母親和奶奶主要負責照顧軒軒的生活起居,提高他基本的生活技能。而爸爸負責引導他的成長,教他如何做一個有擔當的人,如何融入社會、成爲一個男子漢。

軒軒剛確診時,幹家也曾幻想過經過一年半載的康復訓練後,軒軒能夠迅速好轉。這樣的幻想無疑在實踐中逐步破滅。光是教會軒軒上廁所,一家就花了十年。最開始,孩子連褲子都不會解,常常拉在褲子裡。後來,大人時時刻刻在心裡惦記着這件事,看着時間差不多了,就把軒軒帶去廁所。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軒軒終於在14歲的時候,能夠獨立上廁所。在這個過程中,爸爸逐漸學會了降低慾望。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後,他開始驚喜地發現,軒軒每天都會有一些令他驚喜的變化和進步。

夫妻二人定期會對軒軒做獨立性訓練。他們給軒軒掛上障礙證,帶上定位手錶,讓他獨自出門。最開始,夫婦二人放心不下,會緊緊跟着軒軒。幾次過後,軒軒漸漸熟悉了路線和流程,大人便在他看不見的地方遠遠跟着。現在,軒軒基本能自己外出、搭乘地鐵,半路餓了,還在路邊買個饅頭。有一次,軒軒很久還沒回家,爸爸急忙跟着定位出門尋找,在街上遠遠望到兒子的背影時,他正走在一條陌生的路上,完全沒意識到自己走錯了方向。

軒軒爸爸一直在爲軒軒規畫未來。「孤獨症孩子的變數太大了。讓他將來有完全獨立的生活的能力,這是我們的主線。」圍繞這個主線,軒軒爸爸把時間畫分成一個個節點,給軒軒制定一個個以半年、一年或兩年爲期限的目標,希望通過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不斷提高軒軒的能力。音樂咖啡車即是幹強爲軒軒16到18歲設計的主要訓練模式,除此之外,在20歲之前,他還將着力於軒軒的語言康復。

帶軒軒做的各種康復訓練,讓軒軒爸爸幾乎成了自閉症家庭圈中的明星爸爸,他開始通過公益、直播等方式去說明更多的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通過直播,他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遞給那些迷茫的自閉症兒童家長,常常和他們一聊就是幾個小時。「陪伴」和「欣賞」是他最常提到的兩個詞,也是他在陪伴軒軒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

「孩子在學校怎樣我不管,在家裡,我只負責陪伴和欣賞。」談起教育理念,爸爸有些滔滔不絕,「我從不用對錯去評判軒軒。他的不可理喻、他的古靈精怪、他的一些破壞性行爲都是我們家長應該經歷的事。只有經歷了,我們才知道事態可不可控,才能總結出應對措施。」

父母的鼓勵,也培養了軒軒對彈鋼琴的濃厚興趣。軒軒彈琴時,幹強夫婦二人就在一旁喝喝咖啡、聊聊天,即使軒軒彈錯了,他們也毫不吝嗇地誇讚。「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我把軒軒培養成一個鋼琴天才,鋼琴只是一個康復的工具,和游泳一樣。」

軒軒爸爸是天然的樂觀主義者。他想,比起其他孩子,軒軒沒有繁重的文化學習任務,這使他們可以一步步地、一項一項地教會軒軒一些生活技能。「他的學習週期可以是一輩子,不用着急,我們的壓力反而沒有那麼大。」他常常寬慰自己和家人:高考、讀大學、畢業就業、買車買房,這些普通孩子最花錢、最耗費精力的地方,軒軒都爲我們省掉了。別的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老是往外跑,都不知道陪陪父母」,反而在心中竊喜——16歲的軒軒整天圍在大人身邊,爸爸長媽媽短。有軒軒的陪伴,覺得無比幸福。

許多自閉症人士的家長都經歷過不少「崩潰瞬間」,但對軒軒一家來說,頂多只是有「思路不太通」時。這時,一家人便湊到一起琢磨商量。這樣積極的家庭氛圍也感染着軒軒。軒軒小時候常常陰晴不定,可能突然開始發脾氣、摔碗,更嚴重的時候會有自殘的行爲。但今天,軒軒已經具有一定的情緒控制能力,他很少哭鬧,偶爾有不開心,也能在較短時間內平靜下來。

龍年春節前,音樂咖啡車準備就緒,一家人開上咖啡車上路了。從四川出發,途經陝西、湖北等六個省,最後停靠在了江蘇南京。

這趟旅程給軒軒帶來了許多全新的體驗。多數時候,他都在車上安靜地待着,當窗外出現優美的風景時,他會興奮地開懷大笑。軒軒長期生活在成都,難得見到雪。經過安徽一帶時,他看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眼裡閃着好奇的光,趴在車窗上一個勁兒地往外探頭,一邊指着雪一邊回頭叫道:「爸爸,你看!」

南京的旅程結束後,軒軒一家返回四川。回家後,又帶着軒軒前往成都空港花田擺攤,有不少顧客早就聽說過軒軒一家,聞訊而來。大家都很熱情,希望軒軒能彈奏一首,軒軒就興致勃勃地坐上琴凳爲大家彈奏。有顧客和軒軒開玩笑,問他:「軒軒,你的咖啡賣多少錢一杯呀?」軒軒轉轉眼珠子,答道:「兩塊。」爸爸在一旁偷樂:「軒軒,咖啡賣兩塊你豈不是要虧死?」軒軒又想了想,說:「那就三塊吧。」大家都笑了起來。

軒軒顯然喜歡咖啡車的模式,出攤時,他總搶着去拉推車、擺桌子。有時候在家,軒軒也會主動對爸爸說:「我要擺攤,我要賣咖啡。」爸爸點頭同意後,他就提着水桶下樓,去打礦泉水,看起來和一般的孩子並無兩樣。爸爸經營了一個抖音帳號,用短視訊的方式記錄兒子生活和成長的點點滴滴。抖音帳號名爲“「閉症軒軒」,已經發布了快700條視訊,積累了106萬粉絲。有網友在評論區回覆:「看了好多孤獨症孩子的視頻,軒軒是最聽話最自律的孩子。」甚至有網友誇讚道:「軒軒簡直比一般的孩子還要聽話。」

培養自閉症兒童的獨立能力並非易事。爲了讓軒軒能夠在成年後正常生活,一家已經努力了整整十六年。然而,這可能還遠遠不夠。「他們確實會偶爾發脾氣或者做出出格的事,但這並非本意,只是因爲他們的自控能力非常差。他們其實是一羣非常乾淨的天使,從來不會藏着掖着。」家人希望大衆可以更多地瞭解自閉症人士的真實情況,能夠有更多人可以接納甚至支持這個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