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防疫經費黑箱 莫非爲選舉A錢(林保淳)

圖爲桃園機場入境旅客排隊搭配防疫計程車。(資料照/陳麒全攝)

新冠疫情初起,由於政府迅速採取封境措施,禁止了大陸來臺的旅遊團,甚至連已經在臺遊覽的團體,都命令其提早結束行程,回返大陸;再加上民衆自保意識高昂,做足了自身的防範措施,因此,第一波的疫情,並未波及於臺灣。政府遂趁此大肆宣傳,宣誇「臺灣防疫第一」的成果,臺灣民衆也沉緬於此一光環中,忽略了後續可能的危機。

自2020年3月,政府針對新冠疫情的防衛,先是編列了600億的經費,其後陸續追加4次,總經費高達8400億;但是,儘管經費充裕,整個防疫措施除了口頭上的無限宣誇外,其實成效未彰,從一開始的口罩之亂到疫苗之亂、快篩劑之亂、抗病毒藥物之亂,一路上可以說是荒腔走板,8400億的預算,以臺灣2300萬人口來說,平均每人應可分得3萬6000元,如果真的用其所當用,前此各種亂象,理當不會發生。但是,對此8400億的預算花費,政府秘而不宣,也不知到底花用在何處,連當初救命的疫苗,都還是由民間捐贈,才勉強度過難關的。

這筆龐大的經費,究竟用到何處,政府始終未有交代,而今年以來,疫情急轉直下,迄今全臺超過500萬確診,萬餘人死亡,政府最終只能以「與病毒共存」爲由,完全鬆綁,8400億形同打了一個虛蕩的水漂,竟不知沉沒於何處,且老百姓因爲疫情的封管措施,卻受到嚴重的經濟衝擊,百業蕭條,尤以餐飲、旅遊等行業受創最巨,直到今日,猶然未見起色。

前此的防疫經費,既無實效,又乏明細,已啓人疑竇,究竟未來疫情的走向將會如何,看來政府也是摸石子過河,走一步算一步,全無規畫。但是,防疫經費的編列,卻大幅增加,明年度較諸今年度的187億,整整多了658億,達845億,有4倍之多。這筆預算的編列,是相當古怪的,如果是預估疫情將會更嚴重、疫苗將會更難購買,那政府就沒有理由放寬管制;既放寬管制,則代表疫情已不足畏懼,則如此高額的預算編列,將用於何處?前副總統呂秀蓮懷疑是爲了2024年大選「綁樁」之用,是十分合理的質疑。

防疫經費是用來「救命」的,用其所當用,是爲正途,編得再多,也是理所當然,但是,衡諸前此政府運用這些經費的方式,諸如對疫苗採購價格的秘而不宣、對高端疫苗的偏愛、醫材醫藥的缺乏、藥害救濟的遲緩、醫療津貼的延宕,8400億究竟有無流入私人口袋或是圖利了他人?在政府的黑箱作業下,這些老百姓的血汗稅金雲遮霧掩,幾時才能撥雲見日向青天?

疫情連綿兩年多,臺灣民衆無論是經濟上或精神上,都處於極度的荒缺與壓抑之中,唯一的「小確幸」,卻是意外的「防疫保險」,保費既低廉,而只要一經確診,即可獲得理賠,民衆在「有備無患」的心理下競相投保,因疫情的蔓延,目前理賠金額已高達900億之多。雖非每個人都有投保,但也高達百萬人以上可以「受惠」,但金管會卻未加以嚴格監督,遂使得糾紛不斷,保戶權益受損。不過也幸好有這筆意外的「小確幸」,否則民衆在這波疫情下受盡委屈,不知被政府A去多少錢,個人收入又倍減,真是多重打擊。

臺灣的防疫,在政府無限的驕矜與虛誇下,形塑了一個假象,兩年多來,假象一一被揭穿、戳破,徒然損耗了數以億兆計的金錢、喪亡了萬餘人的生命、抑鬱了2300萬人的精神,其成效如何,相信明眼人都能從一系列的亂象中看出。這些亂象,無不與防疫經費的流向相關。

眼見疫情又有復燃的跡象,近日以來的確診數又高攀至4萬多人,未來的情況如何,尚難逆料。但是,民衆有權利要求,政府花費了民衆如此龐大的納稅錢,就有必要將一應的運用支出細目公開化、透明化,呈露於民衆眼前,萬不容許以「保密」爲藉口,掩蓋其中的貪腐弊端。(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