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魏導臺獨神話的幻滅(徐宗懋)
魏德聖稱遭到郭臺強設計,中影公佈魏德聖欠4500萬元始末。(資料照)
導演魏德聖因爲曾經簽了一張4500萬的本票給中影老闆郭臺強,而遭到對方向法院申請扣押魏導所擁有的動產和不動產。法院已經同意所請,儘管魏導舉證反駁,但法院並沒有接受。換言之,魏導必須通過另外的訴訟,並贏得官司,才得以解除扣押命令。
這項訴訟如果沒有和解,恐怕要進行5到10年。在那之前,魏導所有的資產都不能夠動用,這對他電影的雄圖大業,無疑是致命的打擊。道理在於,任何都需要暢通的金流。一旦資產被凍結戶,不僅投資不會進來。原本用資產抵押的貸款,前提是資產可以買賣,凍結不能買賣,意味着貸款的前提不存在,銀行會立刻要他還錢。銀行以外的債主也會擔心自己血本無歸,立刻來討債。魏導也不可能有新的收入,因爲創造收入所需要的投入能力已經不具備了。除非郭臺強有意放手,恐怕魏導一輩子都被困在這件事上。
就像與許多遭到挫敗的事業一樣,魏導問題在於心太大,擴張太快。真正的問題是,他所設想的主題脫離了歷史和經濟的大環境,一開始就註定是失敗的。他所構想的「臺灣人三部曲」,彰顯在中國之外創造「臺灣民族誕生的神話」。電影拍攝完成後,不僅可以賺錢,留下的佈景也可以留下來作爲「臺灣環球影城」。這種思想主旋律當然受到民進黨當局的歡迎和支持,臺南地方政府就提供這種方便。魏導也在衆籌過程強調「爲臺灣人寫歷史」。此時,魏導已經不是在從事拍電影這門生意了,而是把自己當成臺獨思想情感的推動者,電影只是政治宣傳品。
如此便完全違反電影首先作爲娛樂事業的本質,如果要迎合某種文化內涵,那也不是所謂的「臺灣民族誕生的神話」,國際電影界連一點小事都不願意得罪中國大陸,一聽到這種概念立刻敬而遠之,國內的財團也很現實,有誰要去得罪大陸呢?至於所謂衆籌的羣衆力量,也是杯水車薪。更何況羣衆也是很現實的,一看到魏導進度緩慢,說話聲音很大,事情卻如龜步一般。支持的力道很快就大幅削弱。力道一旦停滯不前,接着就是很快地垮下來。
這樣說好了,如果要在臺灣做一個環球影城規模的基地,首先需要有龐大的客源,除了中國大陸能夠提供這種消費能量外,沒有地方能夠做得到。如此這個影城必須有足夠的中華意象,或起碼不能夠違逆。這時候國際資本纔有可能考慮,而且也只是考慮而已。魏導電影事業的是從《海角七號》崛起的,老實說,這個片子拍得不怎麼樣,但勾起了某種迷戀日本殖民的情緒,成爲臺灣社會逃避中國大陸競爭壓力的某種扭曲的精神狀態。接下來的《賽德克‧巴萊》在電影和票房上均大有斬獲,使得魏導更上層樓。不過,接着他所監製的《KANO》則是一部徹頭徹尾崇拜日本殖民主義的電影,培養了「戀殖癡呆症」的大批年輕人。這部討好日本人的電影在日本的票房很差,對於拍過許多戰爭苦難和批判軍國主義的日本電影界來說,這部電影幾乎等於戰前日本政府的宣傳片,本質上是笑話一則。
此時,魏導不只是一名電影導演,而是自視爲歷史意識的文化領航者,同時也是雄才大略的企業家。這種身段實際上是自不量力,而且脫離臺灣和世界的現實。到了最後,他所說和做過的不過是隨波逐流中的一個小波浪,等到真正的大浪席捲而來之前,早就消失的無影無縱。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