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以色列的和戰兩手策略(劉必榮)

2024年3月12日,巴勒斯坦人在加薩走廊拉法排隊領取免費餐點。(美聯社)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迦薩戰事上週出現了和戰同框的畫面。以色列用和戰兩手,與美國和哈瑪斯同時對弈,虛實之間看得人眼花撩亂。

3月15日,以色列總理尼坦亞胡批准了進攻迦薩南部拉法的作戰計劃。由於拜登在3月9日曾明白表示,迦薩不能再有更多的平民傷亡,而拉法是迦薩最後一個大城,有230萬居民,所以以色列進攻拉法就是一條紅線。在拜登畫了紅線後,以色列還提出攻城計劃,豈不打臉美國?

就在前一天,3月14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籍的參議員舒默就公開表示,以色列應換掉尼坦雅胡。因尼坦雅胡對哈瑪斯的強硬政策已大大斲傷了以色列的國際形象。舒默是猶太人,由他說出尼坦雅胡必須下臺,比過去《經濟學人》同樣的說法更有分量。第2天拜登立即爲舒默背書,說他講得非常好。

舒默講話的同一天,哈瑪斯提出了停火方案。所以尼坦雅胡在批准拉法作戰計劃的同時,也表示願意派團到開羅和哈瑪斯談判。和戰兩手,意義何在?可能是以戰逼和,也可能是以談判姿態敷衍美國,最後終究還是要打。兩種可能,何者機率大些?

尼坦雅胡在1996到1999年第一次當總理時,西方對他的評價就是,這個人根本不想跟巴勒斯坦談判,但卻能裝着且讓每一方都相信他想談判。這次以哈戰爭爆發後,也有西方學者評論說,尼坦雅胡作戰的目的就是要拉下哈瑪斯,不讓他們在迦薩繼續執政。所以他怎可能真心跟哈瑪斯談判?要是談成了停火,哈瑪斯在迦薩的位子豈不愈坐愈穩?過去的觀察與現時的評論都指向一個結論,就是尼坦雅胡的兩手,當是「和爲虛,戰爲實」。

可是這次有了美國的壓力,可能又不一樣。美國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說,美國沒有看過以色列的拉法作戰計劃,但想看一下。可見美國對尼坦雅胡的作戰計劃完全不知情,也不願爲其背書。國務卿布林肯也說,想看一個清楚、可執行的拉法進攻計劃,包括如何在進攻前撤出平民。

對哈瑪斯所提的停火方案,美國表示審慎樂觀。過去美國鷹派表示,哈瑪斯其實不想在齋戒月談停火,因爲以色列如果在齋戒月攻擊,尤其如果以色列軍警在齋戒月衝進阿克薩清真寺逮捕平民的話,必然在中東引起公憤,而以阿克薩清真寺守護者自居的哈瑪斯,也必然獲得更多支持。相較過去,美國這次的「審慎樂觀」,是態度上的一大改變。

可是以哈雙方最大的爭議點是以色列只要暫時停火,而哈瑪斯卻要永久停火。尼坦雅胡過去批評哈瑪斯的方案是「妄想」,現在則說是「不切實際」。說話的調子放軟了,是表示有達成協議的機會嗎?哈瑪斯談判的開高又有可能走低嗎?

所以本週開羅那邊會很忙。埃及、卡達、美國作爲調停者,能拉近以哈雙方的距離嗎?拜登說這次美國先不派人去卡達,這是什麼策略?尼坦雅胡的和與戰,虛實之間會轉換嗎?大概不要一個星期,這些問題的答案應會逐漸浮現。

(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