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在實踐創新中不斷推進統一事業(周志懷)

(達志影像)

《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系統、深刻地闡明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推進實現中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全面回答瞭如何在民族復興征程中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時代命題。白皮書通過宣示對臺大政方針,揭示兩岸關係發展規律,展現和平統一前景,不僅有助於廣泛凝聚共識並進一步壯大反「獨」促統力量,有助於鞏固國際社會一箇中國格局,更有助於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不斷取得新進展,體現了統一事業的正義性與對臺工作的創新性。

一、站在道義制高點推進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

《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是在推進中國統一新徵程和新形勢下發表的,宣示了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爲對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白皮書的發表是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大舉措,對於消除「臺獨」風險隱患、遏制日趨惡劣的「臺美」勾連活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對於兩岸同胞攜手圓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與現狀表明,追求統一必然共享和平,共享繁榮,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圖謀分裂則必受其亂,必受其害,必然失敗。我們有必要揭示這一歷史規律。當前,民進黨與蔡英文當局逆歷史潮流而動,加緊謀「獨」,肆意挑釁;以美國爲首的外部勢力縱容鼓動「臺獨」分裂勢力滋事,嚴重阻礙並危害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追求中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再次對「挾洋謀獨」「以臺製華」發出警示,不僅顯示中國政府願意爲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也同時表明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絕不爲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的嚴正立場。

白皮書中關於推進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的重要論述,在兩岸和國際輿論場上佔據了道義制高點,其核心要義有四:

一是歷史經緯。白皮書以大量歷史事實和法理事實闡明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容置疑也不容改變,以兩岸割不斷的歷史和文化聯結、天然的血緣紐帶、同屬一箇中國的法理事實,有力駁斥了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謬論。只要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恪守大陸與臺灣同屬一箇中國的法理基礎,在認清歷史真實中正視歷史,努力撫平歷史創傷,兩岸同胞就一定能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逐步達成心靈契合。反之,扭曲與褻瀆歷史者必然爲歷史所唾棄與反噬,成爲歷史的罪人。

二是民族利益。「中華民族」這個關鍵詞在白皮書中成爲高頻詞彙,包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精神血脈、中華民族美好未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民族經濟、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等等。這不僅體現了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這一硬道理,也深刻表明大陸始終是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新時代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高度,始終堅持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

三是同胞福祉。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中的重要內容。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血濃於水。大陸秉持「以人民爲中心」和「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就是要持續增進臺灣同胞福祉。隨着綜合實力的持續提升,大陸堅持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不斷加大對臺開放力度,同等待遇的大門越開越大,爲臺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的便利越來越多。這種有溫度、有獲得感的融合,將會不斷增加對臺灣社會特別是對臺灣青年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四是人民意志。遏制和粉碎「臺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干涉,實現中國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追求的偉大事業。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大陸和臺灣的統一,是中國人民的崇高願望,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歷史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趨勢。白皮書在充分彰顯黨和國家意志的同時,頻繁使用「中國人民」一詞,不僅顯示了人民意志與黨的意志、國家意志的高度一致性,也凸顯了中國反「獨」促統磅?偉力的力量源泉。正如白皮書所指出的,搞「臺獨」分裂抗拒統一,根本過不了14億多中國人民的決心和意志這一關,是絕對不可能得逞的。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代表着歷史前進的方向,必將取得最終勝利。

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的正義事業

白皮書既保持了對臺大政方針的連續性,又體現出對臺工作的實踐創新。2013年2月,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鄭重承諾,將保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的連續性。白皮書一方面保持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彰顯了以和平統一爲第一選擇和以人民爲中心的統一初心;另一方面又有所實踐創新,特別是對「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作了有益探索,包括統一後有關國家可以繼續同臺灣發展經濟、文化關係,外國可以在臺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和機構可以在臺灣設立辦事機構,有關國際公約可以在臺灣適用,等等。白皮書還清晰闡明瞭兩岸實現和平統一後臺灣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兩岸攜手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兩岸在一箇中國框架內共議統一是臺灣的最佳選擇。白皮書重申,兩岸協商談判可以有步驟、分階段進行,方式可以靈活多樣,還特別提出兩岸同胞要共同探索實施「兩制」臺灣方案,共同發展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確保臺灣長治久安。這表明,只要在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就可以恢復協商談判,並着手探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性安排,包括臺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對臺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等等。這充分體現了大陸堅持兩岸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善意和誠意。由此可以看出,大陸長期以來反覆強調的只要「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立場並不會改變。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兩岸政治談判越早,臺灣就越能作出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選擇,獲得的各種空間就會越大;如果久拖不決,臺灣的空間自然就越來越小。民進黨當局如果能夠讀懂白皮書所發出的建設性呼籲,抓住大陸再度釋放出的和平機遇,儘快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加強危機管控,臺海和平自然可以期待。

三、兩岸同胞應攜手投身中國統一的正義事業

相較於1993年和2000年發表的兩個白皮書,《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是在中國統一大業新的歷史方位下發表的。新的白皮書揭示了在新時代、新徵程途中,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不可逆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可逆轉。當前兩岸關係的時、勢、義都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國統一的力量一邊。大陸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牢牢把握着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推進中國統一進程的能力和實力更強,無論是臺灣還是國際社會,都應以歷史、未來與戰略的目光審視新時代的中國統一事業。中共中央臺辦發言人在受權講話中表示,希望廣大臺灣同胞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深明大義、奉義而行,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積極參與到推進中國和平統一的正義事業中來。臺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相信會有更多臺灣同胞更加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與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鬥,共同推動中國統一大業的早日實現。

(作者爲華中師範大學臺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