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第三次高層對話 兵棋推演系列7: 應對美圍堵 陸脫鉤反制(劉孟俊)

滴滴。(中新社資料照)

2018年美中貿易衝突以來,全球性的供應鏈重組加速,而疫情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美國總統拜登就任以來,並未取消川普時期美國對中國加徵之關稅,其他針對大陸企業列舉不可靠實體清單、技術與設備管制、禁售令等措施也多保留,致使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情勢持續緊繃,並有走向「多邊抗衡」的趨勢。美國爲遏制中國經濟擴張,正結合其盟友國防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中國大陸周邊緊張局勢可能逐漸加劇,供應鏈安全問題也受到關切。研判未來大陸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控與合規挑戰不僅存在於美國,也需應對美國與其盟友的結盟圍堵措施。

爲對應以上挑戰,中國大陸於近年推出一連串迴應策略,主要包括「雙循環」與着力科技自主創新等作爲。首先,中方在關鍵領域已試圖與美資金進行脫鉤,策略上主要透過對本國科技巨擘施壓,避免在愈趨複雜且系統化的美中博弈中處於被動,並具體化爲對特定類型產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的赴外發展進行管制,包括在資金面與美國市場脫鉤,進而提升其供應鏈的自主性,確保與美國競爭白熱化的前提下,還能保有足夠的自主性以應對斷鏈危機。具體案例包括: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後兩天即遭到大陸監管部門一系列重擊。中方目的系藉由降低大陸科技業對美國的籌資依賴,迫使本土企業在境內上市並撤回國內發展。

其次,中國大陸推動技術自主與制定法律反擊。對於美國在科技領域步步進逼,大陸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4個五年規畫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並啓動「內循環」經濟模式,推動諸如高鐵、風力發電,乃至於以軟體爲基礎的人工智慧、辨識技術等。尤其受限於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封鎖,正迫使中國大陸強化AI 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連結,這可能促使中國大陸在覈心基礎技術迎頭趕上。

同時,對於美國的科技制裁措施,中國大陸陸續推出法案應對,具體包括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不當域外)阻斷辦法等,旨在反擊外國企業對本國企業的制裁工具。而最新中國人大會議2021年6月10日表決通過《反外國制裁法》法案,則旨在爲中國大陸政府得依法懲罰制定制裁措施的外國政客和官員提供法律基礎依據。總結來看,中國大陸發佈對外反制的作爲有二:一是反擊報復;二是展現陸方政治意願發揮威懾作用。

綜上發展,在美中天津會談後,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於2021年7月26日赴天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王毅明確提出三道底線:一是美國不得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這是中方堅守的核心利益。二是美國不得阻撓中國大陸發展進程,儘速取消所有單邊制裁、高額關稅、長臂管轄以及科技封鎖。三是美國不得侵犯中國大陸主權,特別是臺灣問題。

整體而言,中國大陸對抗「西方」民主意識的趨勢已逐漸成形。美國民主和共和黨在箝制中國大陸方面有所共識,未來科技打擊中國大陸的力道預期會愈來愈強,迫使中國大陸亦必須加大政策力道以求反制。(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