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排行榜進入倒計時,公募圈上演“貼身肉搏”
文|翠鳥資本
年關之際,公募基金“貼身肉搏”再次上演!
各路選股高手都在奮力直追,試圖在收益排名榜上佔有一席之地。
老基民們很清楚,公募基金經理們年終考覈相對收益排名,這直接決定着年終獎的多少,過往的冠軍能拿到數千萬的獎金大包。
雖然2023年的大盤指數依然表現不佳,但仍有數只基金創造了超過30%的年內收益。
此時,有些基金經理相當“失落”。
排名榜上,不僅有冠亞季軍,而且也有着“墊底”的悲情人物。
忙活了一整年,淨值曲線直接上演了“腰斬”劇情,可謂苦不堪言。我們來看看墊底的最後3名都有誰。
券商巨頭“領跌”
公募裡倉位最靈活的基金類型,當屬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可以在合同允許的範圍內,自如應對市場環境。
此前很多明星基金經理們,大多操盤着偏股混合型基金。
我們來看看今年時運不佳的操盤手的身份。
據天天基金網,截至12月18日,今年年內混合基金的倒數第一名是“中信建投低碳成長混合”,收益爲-52.56%。
一看名字,是巨頭機構“出品”——中信建投旗下的公募機構。
要知道,中信建投可謂中國投行圈的一霸,與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並稱爲“三中一華”,是券業的最頭部陣營。
沒想到,這麼牛的機構居然製造瞭如此拉跨的產品。
資料顯示,這隻產品成立於2021年12月13日,基金經理是周紫光,最新淨值僅爲0.5278。
這個淨值數字,可謂非常危險。
基金最初發行時,面值均爲1元,這意味着有投資者在發行時就持有產品至今,本金已經損失近一半了。
中信建投的這位基金經理,要將讓基金淨值漲50%,才能投資者的本金回本,還不算投資者每年支付的管理費和託管費。
資料顯示,周紫光曾任江海證券、平安證券、方正證券的研究員,2016年3月加入中信建投基金,現任研究部行政負責人、基金經理。
運作短短兩年,就能讓淨值腰斬,這位基金經理展現了另類“彪悍”風格。
比慘競賽
倒數第二名是“中航新起航靈活配置基金”,年內收益爲-49.81%,也可謂“腰斬”。
這隻基金有一點比上述中信建投的基金還要更加“慘”,就是其淨值數字。
0.4379!!!
你沒有看錯!淨值已經在0.5億元以下了。
這隻基金的管理人是中航基金,屬於小型公募機構,也是中國唯一的軍工央企控股基金公司,目前股東爲中航證券和北京首鋼基金。
實際上,這隻基金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A份額和C份額的規模分別爲0.14億元和3.16億元。
相當於A份額只有區區一千餘萬元,而C類份額適合短期投資者,一旦有投資者規模性離場,這隻基金就會面臨清盤風險,部分守候其中的基民利益就會受到波及。
真可謂,各有各的悲哀。
倒數第三名是一家銀行系公募的產品--上銀新能源產業精選,年內收益爲-49.31%,與中航基金的產品跌幅不相上下。
更爲重要的是,這隻上銀基金的產品淨值,目前也跌破了0.5元,爲0.4808,成立時間爲2022年4月20日。
短短一年半,就讓基民嚐到了淨值曲線“墜落”的滋味。
賽道投資之殤
年關之際,公募混合型基金“比慘”讓人憂愁,但深層次問題極爲凸顯。
我們找來了上述三隻基金的持倉(截至2023年9月末),一個巧合出現了。
陽光電源成了熱門股票,上銀和中航的基金經理將其作爲頭號重倉股,而中信建投基金經理將其設置爲第二大重倉股。
再往下看,很多新能源賽道的股票,充斥着三隻產品的核心持倉。
換言之,墊底的基金就是一種賽道型產品,也就是重點押注某一類板塊的極致風格產品。
固然,這種賽道投資在系統性行情中,必定是大放異彩,能夠讓淨值快速拉昇,自然基民能夠暴賺。
然而,投資是要尊重自然規律的,正所謂盈虧同源。
集中押注一個板塊,也能讓淨值瘋狂下跌,造成淨值曲線的大開大合,投資體驗苦不堪言。
2023年年尾,處於尾部的基金產品的慘,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在昔日熱門的板塊上拿着基民的資金重倉,最後演變成風險積累。
這種試圖押注逆境反轉的策略,最終買單者還是基民們。
※此文爲翠鳥資本原創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