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陪伴受虐兒是一場馬拉松:不能有錢才做 沒錢就割捨

對這些孩子來說,那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也許一生都要與其童年的創傷經歷搏鬥。(示意圖/shutterstock)

我在兒童加護病房工作超過二十年,從前,我覺得每位家長應該都很愛小孩,看小孩白胖胖的臉蛋,多麼惹人憐愛,爲人父母者應該都非常疼惜自己的孩子。

踏入兒少保護醫療領域之後,我對於親子關係、對於人性的想法不再那麼理所當然,因爲我慢慢發覺有些人生養小孩的動機、做法,與一般人所理解的常識、共識相去甚遠,有些照顧者會隱瞞真相、欺騙醫護;有些對於發生在家裡、沒有外人看到的事,描述得避重就輕。

在醫院裡看到孩子被「人」傷得這麼深,甚至讓我把「照顧」的標準拉得很低——先別說多愛孩子,只要他們最基本的照顧就好、讓孩子活着就好,即使如此,很多照顧者卻連做到這樣都有困難。

受虐兒承受的是一輩子的創傷

受虐兒除了看得見的身體傷痕,更令我關注的是那些埋在心底、看不見的傷,對這些孩子來說,那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也許一生都要與其童年的創傷經歷搏鬥。

在兒少保護資源投入不夠的現實下,臺灣的受虐兒很多隻能靠自己「療傷」,有的孩子的心理韌性強大,有辦法自我修復,而有些則需要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協助,例如長期陪伴的社工、值得信賴的親友支撐着孩子。

多數的孩子沒有這麼幸運,往往在結案以後,一扇一扇門窗陸續關上,孩子迴歸到原來的照顧環境,可是那環境仍然沒有準備好。我們常聽到照顧者說「我保證不會再打小孩」,但他自己可能就是從小被打到大,只會這一招,沒有學過、看過別的正向教養方式,如果無法積極幫忙這樣的家庭,誰能保證沒有下一次?

人沒有這麼容易改變,不可能透過幾堂的親職課程就學會正向教養,也無法單憑几次的心理治療就改變一個人的行爲、性格。在兒少保護醫療現場,我們常接到反覆受虐的孩子,我們拚命的救,但孩子不斷被打,最後有時依然無法避免受虐致死的遺憾,那麼我們那麼努力的真正效果在哪裡呢?

不夠綿密、堅實的保護網,會漏接孩子

臺灣的社會需要織就一張更好而完整的兒少保護網絡,保護兒少不能只有社工或醫療人員,而是整個政府與社會要動起來,包括警政、司法、教育、社區系統等,甚至每一位民衆都可以是接住孩子的捕手,透過不同專業的參與、合作,我們的兒少保護網才能不漏接孩子。

因此,在《聽,傷痕在說話》一書中,我分享了曾參與或接觸過的兒少保護案例,希望透過一個個真實卻令人心痛的故事,召喚各政府系統、整個社會大衆共同來關心受虐兒及其家庭。希望大家看完了故事,除了爲這些孩子嘆息之外,還能更積極地產生改變的行動。

兒少保護醫療不能只是「專案」計劃,需要永續

不論是陪伴受虐兒,或是要輔導施虐者學會正向教養,都像是一場馬拉松,需要很長的時間纔看得到家庭的改變,所以,我很希望整個兒少保護醫療不再只是專案型的架構,有錢才做,沒錢就割捨。

這本書形成的過程中,編輯曾問我:「呂醫生,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到你手上卻還是被打死,你怎麼有辦法一直做這個工作呢?」

我記得當時的回答:「我們就是盡力做我們能做的事。」

所以,我相信你和我一樣,都能爲兒少保護工作盡一份力。

(本文摘自《聽,傷痕在說話》/親子天下)

【內容簡介】25個受虐兒身與心的紀實故事,如同揭開潘朵拉的盒子,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教育的思索、一個社會議題的探究、一個制度疏漏的反思。

這本書提醒所有讀者,兒虐的可怕之處不僅是孩子身體上的傷痕,還有對孩子未來造成的扭曲與影響,作者更試圖喚起你我人性的光輝,提醒大家還能夠做些什麼,而不是急着責怪什麼。

【作者簡介】呂立

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更有臺灣兒童友善醫療之父美譽。參與打造臺大兒童醫院醫療人文的軟硬體,引進兒童醫療輔導、表達性藝術治療、紅鼻子醫生。

二十多年前成爲兒科主治醫師時,呂立選擇了資源少、壓力大、又「不賺錢」的兒童加護病房,和他困頓的成長歲月有關。但正因爲這一段歷程,讓他更能共感重症兒童和家長的痛苦與匱乏。

爲了讓受虐兒獲得更全面的健康照顧,在醫院支持下,率先成立「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號召各領域醫療專家共同爲兒少保護個案的孩子們提供身心評估與照顧,並串聯兒少保護網絡夥伴,一起踏上努力減少兒少不當對待的旅途。更因在兒少保護工作領域榮獲紫絲帶楷模獎,被封爲受虐兒童的醫療守護神。

《聽,傷痕在說話》/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