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沒有臺灣 就沒有韓流
臺灣不僅是韓流的發源地與推手,更是「韓流」一詞的創造者,殆無疑義。(示意圖/shutterstock)
二○一四年八月,一位韓國教授在臺北演講時,說了這個真實的故事:當年三月在北京召開的兩會期間,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在政府報告中公開提到韓劇,他並質疑,爲什麼韓劇佔領了中國?堂堂十三億人口的中國,爲什麼拍不出一出「來自星星的你」這樣的連續劇?他擱下政經大事不談,要大家討論「來自星星的你」成功的原因。這故事很快傳出,也傳到韓國大使館與韓國人圈子。
「來自星星的你」會引起中國高幹的重視,韓國人都嘖嘖稱奇。其實,在王岐山之前,包括胡錦濤、溫家寶等人都是韓劇的粉絲,他們訪韓時,都特別要求會見韓劇紅星李英愛、張娜拉等。此外,江澤民時代的要員曾慶紅、吳邦國也都表示過愛看韓劇。
對於王岐山的質疑,半年之後的二○一四年十月二十四日,以「大長今」走紅的李英愛接受香港《明報》專訪時(注一)給了他答案:民主化締造了韓流盛世!韓國從一九九八年開始的全面民主化,打破專制禁忌,釋放的創造力讓韓流橫掃亞洲。
李英愛說,韓國在獨裁專制時代,對影視節目審查嚴苛,女演員甚至不能穿着無袖露肩的衣衫演出,人民的表達自由和創作自由備受壓抑。直到金大中政府廢除電影審查制度,爭議性與政治敏感的議題都能成爲電影題材,文化創意迸發,終於有了今日的繁榮。
李英愛還提到,年輕時她都是看香港的電影,港星像劉德華、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等都是她的偶像,他們的電影她都可以如數家珍。當年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對剛起步的韓國影響極大。但是她只是點到爲止,她沒有說到爲什麼今天香港人反過來看韓劇,爲什麼香港電影沒落了?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香港迴歸之後,言論自由與表達自由被限縮了。
沒錯,「就是民主化締造了韓流」。李英愛是唯一在香港講出真話的韓國藝人,她的智慧與道德勇氣,相信會讓王岐山等中南海的韓劇迷高幹們羞愧不已,他們難道不知道沒有創作與表達的自由的話,就不會有優質的影視文化發展嗎?也許是因爲他們沒有在民主體制下生活的經驗,所以他們是真的不懂。
韓國的民主化雖是一九九八年金大中執政才真正開始,不過韓流文化的起源,卻是始自於臺灣。
一九九四年臺灣開放有線電視自由化(也就是俗稱的「第四臺就地合法化」),爲韓流後來的發展鋪路。
當時的第四臺,指的是臺視、中視、華視等老三臺之外的有線電視臺,大多爲地方政治人物經營來固樁的違法播放,在無法可管的窘境之下,主管廣電業務的新聞局索性就地合法而全面開放。但是,事前的配套規劃付之闕如,以致於二十四小時的新聞頻道不斷衍生,對本國的影視文化也沒有任何政策保護的設計,以致於韓流強烈襲臺迄今。
過去老三臺時代播放的外片大多爲日劇,但是越買越貴,電視自由化之後,有線頻道爲了二十四小時運轉的大量需求,開始蒐羅新的片源,於是便宜又大碗的韓劇便趁勢而入,臺灣因而成爲韓劇的第一個出口國。韓國片商跟臺灣電視臺簽約後,帶着合約到東南亞兜售,新加坡、馬來西亞(當年新加坡電視臺幾乎都播臺劇也跟着臺灣選片)就跟着買,再賣到香港後就進入中國了。
南韓前駐臺代表具良根都公開承認,臺灣是韓流的發源地(2011.8.4.);他並說,二○一○年臺灣一共播放一百六十二部韓片(但是當年韓國一部臺片都沒有進口)。不僅如此,連「韓流」這個術語,都是從臺灣創造的,然後才傳遍「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各國。二○○六年八月三十一日「華盛頓郵報」在一篇探討日本女性瘋迷韓流的專題報導中指出,「韓流」(Korean Wave)是一九九○年代中期由北京的新聞記者所創的,這根本是不明就裡的錯誤論述。但是這個錯誤論述,卻一再被學術界與媒體反覆引用。
事實上,一九九○年代中期,中國尚未開始引進韓劇,「韓流」一詞是源自於臺灣報紙的影劇版。
在一九九五年韓劇開始進口臺灣之後,臺灣平面媒體開始以「韓流入侵」來揶揄與貶抑當時並非很看得起的韓國影視產品,取其與臺灣北部人厭惡的溼冷「寒流」的同音字而傳播開來。所以,臺灣不僅是韓流的發源地與推手,更是「韓流」一詞的創造者,殆無疑義。
以時間軸來區分韓流發展的樣貌,通常「第一代韓流」指的是一九九五至二○○五的十年間,以韓劇與電影等影像內容產品爲主,加上少量纔剛起步的音樂作品,發展地區從臺灣、日本、東南亞,再到中國。「第二代韓流」則是二○○六至二○一一,開始轉型爲K-Pop 的演唱團體與個別偶像明星爲主,大幅超越了韓劇與電影,發展仍始自臺灣,再到香港、東南亞、美洲與部分歐洲。從二○一二年迄今算是「第三代韓流」,以其他的韓國文化:包括美食、旅遊、服飾、化妝品、整形美容等爲主,開始全面擴散到世界各地。
以第二代韓流主力的K-Pop 爲例,幾乎所有演唱團體都以臺灣做爲海外公演的試金石。大型演唱經紀公司認爲,只要臺灣市場能夠賣座,整個華人圈的市場就大有可爲。所以,臺灣成了韓國演唱團體進軍大中國市場的跳板;許多第一次來臺灣卻闖不出票房的演唱團體,回韓國之後就立即泡沫化而解體。
除了臺灣扮演了韓流的推手之外,韓國本身的國內因素也很重要。一九九七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得韓國向國際貨幣基金尋求五百八十四億美元的紓困,經濟也由IMF接管。當時大財閥企業成爲全民公敵,要求改善財閥的不健全財務結構的呼聲不斷。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SoHo 族的文創人才像劇作家、軟體程式設計師等開始出頭,成爲不受財閥制約,能靠自力起家的新貴。
當然金大中上任後,全面民主化的因素也功不可沒。其中包括:一、對叛亂與內亂的兩名前總統判處重刑,完成過去清算,也建立了轉型正義的機制;二、全面保障思想、言論、創作、表達等自由;三、制定「文化立國」政策,透過立法來推動文化內容產業的發展;四、百濟文化與新羅文化的融合,爲韓國大衆文化的蛻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綻放了嶄新的文化花朵(因爲地域仇恨仍深,韓國人知道這個因素,但他們通常避而不談);五、全面開放日本文化產品的進口,讓影視業從日本多元的文化得到養分;六、各大學紛紛開設「文藝創作系」(截至二○一二年共有三十三所大學),大量培育劇本創作人才(至二○一二年一共培養劇作家二千五百三十一人,其中女性佔八十七%)。
我們也不能否認,韓國是全世界絕無僅有、最積極上進的國家,幾乎每二十年就創造一項奇蹟:一、「經濟奇蹟」:一九六○年代初開始發展五年經濟計劃,到一九八○年代初以「漢江奇蹟」躋身亞洲四小龍;二、「政治奇蹟」:一九七○年代末期仍是獨裁政權,到一九九○年代末期落實民主化;三、「外交奇蹟」:一九七三年宣佈推動「北方政策」要與北邊兩個共產國家建立關係,到一九九二年完全落實。
從二○○○年代初期開始活絡發展的韓流,能否創造出「文化奇蹟」,還有待時間證明。目前看好與看壞各半,因爲韓國經濟幾乎完全「鎖在中國」,中國經濟的衰退,連帶也使韓中FTA完全破功。
經濟蕭條必然影響文化產業的發展;其次,畢竟人才與人口成正比,人才的極限也讓文化創意開始枯竭,這是看壞韓流再撐不了十年的主因。
不過,一個不是可以立竿見影的教育投資,正在改造與提升韓國人民的素質。這項名爲「BK21」(頭腦21 :培養二十一世紀的韓國人才,注二)的教育投資計劃,可以期待會持續培養各領域的優異人才,這是未來韓國競爭力的泉源。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臺灣與韓國政經發展的軌跡幾乎同步,一九九○年代中期之前臺灣的實力比韓國強,文化發展也比韓國多元與先進(例如,臺灣的新電影浪潮在國際影展鋒頭十足);但是民主化與金融危機之後,兩國的差距逐漸拉大。韓國繼二十世紀末期大衆文化發展超越臺灣之後,二○○四年起平均國民所得也超過臺灣。也就是文化與經濟,臺灣都輸給了韓國。臺灣人的韓國情結,從優越感到挫折感,再到受害妄想症,甚至產生盲目的反韓。
其實臺灣人的「反韓」是長期的國際孤立,所導致的「創傷後症候羣」(Trauma Syndrome)的具體投射,加上經濟與文化落敗後的忌妒心理而產生。這需要臺灣人深切的自我反省,並且攜手努力來療愈。
不過,韓國始終把臺灣當做進軍中國的跳板,卻未對臺灣有任何回饋或善意的報償,頗有可議。例如,韓國的大衆文化產品一貫是以精美細緻的包裝與強力的行銷對外輸出「俊男美女」,甚至是「花美男」與「肌肉男」,讓外國人眩惑而對韓國社會產生錯覺;但韓國自己國內卻極端排斥同性戀文化,只在國外助長當地的同志傾向與風潮,坦白說這是極不負責任又不道德的。而臺灣如何擺脫長期以來被當跳板的角色,創造自我的價值,也是值得我們省思的。
儘管就短程而言,臺灣輸給了韓國。但是臺灣社會比韓國「多元」、「自由」、「平等」、「不排外」、「尊重個人」、「沒有階級」、「經濟民主化(不受財閥壟斷與宰制)」等。這些「軟實力」都是臺灣的優勢!臺灣人不必自卑也不能妄自菲薄!長程而言,臺灣的多元價值比韓國更具終極成功的要件。
臺灣與南韓民主化轉型成功的經驗,證明「儒家文化圈」的亞洲,是可以一百%落實西方的自由民主、資本主義制度,這也算是我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注一: 明報專訪李英愛的連結
注二:韓國在1999 年至2005 年投入1 兆5700 億韓元(13.4 億美元)推動「頭腦韓國21」(Brain Korea 21,簡稱BK21)高等教育改革計劃後,2006 年至2013 年間再投入2 兆3000 億韓元(23 億美元)
進行BK21 的第二期計劃; 2013 年至2019 年改名爲「BK21+」,擴大到3 兆3143 億韓元(33 億美元)。
(本文摘自《這纔是真正的韓國》/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近十年來韓劇、KPOP、韓國電影越來越受歡迎了,
但我們能從中看到韓國真正的社會樣貌與文化嗎?
你知道嗎?那些光鮮亮麗的俊男美女背後,
可能藏着外人看不見的陰暗角落。
作者簡介
朱立熙
現任「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政大外語學院、臺師大「韓語學程」兼任講師。曾任媒體駐韓特派員、英文報總編輯。着有:《韓國史》(增訂七版)、《國家暴力與過去清算》等韓國相關書籍多本。合著有:《黎明前的半島記憶:韓國人權與民主紀行》(時報出版)。
《這纔是真正的韓國》/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