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開江破解種稻增收難

秋日開江,稻豐蟹肥。“今年小龍蝦賣了七八十萬元,大閘蟹國慶期間出售,肯定比小龍蝦的收益還高。”秋收時節,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任市鎮村民盧友倫家的百畝稻田不僅稻穀豐收,蝦蟹“副業”更是收穫滿滿。

在開江縣,像盧友倫一樣感受到豐收喜悅的農民比比皆是,這得益於開江縣開創的“稻田+”“果林+”等農業產業新模式。開江縣通過發展“一田兩用”稻漁綜合循環種養,完美破題傳統農業“增收難”困局。

模式新

盧友倫是種田的行家裡手,靠着勤勞雙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成了村裡名副其實的“萬元戶”,但傳統種植方式難以爲繼,各種風險難以把控,於是他和許多村民一樣,不得不外出務工。

10年前,盧友倫有了一定的積蓄,返鄉創業的夢想終於變成現實。在縣裡包村領導、鎮村幹部以及專家團隊的支持下,成功流轉土地400餘畝,與當地村民一起踏上了縣裡開展的“稻田+”綜合種養的探索之路。在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等專家現場幫助下,集生態修復與養殖於一體的稻蟹微生態養殖模式試驗成功。2017年,一場稻田經濟的“綠色革命”在全縣全面展開。

如今,開江依託全縣近40萬畝優質稻田,實施“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已成功創建富有特色的“稻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了綜合服務與科技創新中心、平壩“稻田+”高效生產區、丘陵蝦蟹飼料原料種植區、現代農產品加工物流園、百里稻香田園鄉村休閒康養環線的“一心、兩區、一園、一環”的“稻田+”產業集羣。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開江稻漁綜合種養蓬勃發展,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種養技術更爲成熟,走出了一條具有開江特色的生態產業發展之路。

效益好

“稻田+”綜合種養既抓養殖“副業”又重糧食“主業”。“稻蝦、稻蟹”的糧食產量每畝不低於500公斤,“稻漁”輪作不低於每畝600公斤,綜合畝產達到535公斤。

隨着新技術的進一步推廣運用,“稻田+”模式不斷取得新進展。據開江縣稻漁現代農業產業園負責人曾斌介紹,在產業園目前已建成集中連片標準化基地面積17萬多畝,較2022年增長29.4%,其中“水稻+蝦蟹”11萬多畝,“水稻+油菜”6萬多畝,形成了“稻田+”產業集中集聚生產區。產業園年產稻穀超9萬噸、蝦蟹產品超1萬噸,產業園農業總產值超22億元。

種稻養蝦,效益翻番。開江創新制定“以漁養稻、以水養魚、稻魚共生”生態種養標準,全域推進標準化生產,形成了以“種草、投螺、掛蚌、調水、稀放、配養”爲核心的稻蝦溝田、稻蝦平田、立體生態循環養殖三種養殖技術模式,畝均產值達1.2萬元,實現“千斤糧、萬元錢”目標。

品牌化

“現在種田輕鬆得很,用手機就能管理上千畝。”開江縣三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廖小將說,在開江,“數字農業”“指尖上的農業”讓業主們降低生產管理成本的願景成爲現實,同時緩解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2023年8月,開江啓動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圍繞鄉村產業發展、數字鄉村發展、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治理四個方面,實施18個項目,已初步實現“園區數字化、產業綠色化、全程機械化、服務社會化、品牌高端化”。

他們在試點區實施“稻田+”產業示範區建設、“稻田+”產業鏈數字提升、農田水利數字化管理、“稻田+”水肥一體化改造、“稻田+”物聯網設施建設等項目,通過農政端、農戶端、商戶端形成耕、種、防、收、烘、銷全鏈條數字管理系統,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開江田品”區域公用品牌爲引領的品牌體系初步形成,成功培育巴粟香米、稻蛙香米、開江貢米等5個大米品牌,“稻田+”有機魚、開江水產等3個水產品牌,“開江大閘蟹”“開江小龍蝦”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江稻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24年總產值預計超67億元,較2022年增加約三成,主導產業產值可達48億元,園區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約3.4萬元。

開江縣委書記龐佑成表示,開江縣將推進標準化、技術化、品牌化建設,在“打造特色農業、推動產品轉化、農旅深度融合、城鄉融合發展”方面全力爭先示範,持續擦亮“魚米之鄉·蝦蟹之都”特色農業樣板區、“集羣集鏈·集成集聚”全產業鏈典型縣、“田城開江·詩與遠方”田園旅遊目的地、“田城相映·城鄉互融”統籌發展先行區四張標誌性名片,增強產業園區輻射作用,讓更多農民增產增收。 (經濟日報記者 鍾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