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的深海魚油 紫蘇採種成苗率增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紫蘇的栽植情形。圖/花蓮場提供)
紫蘇葉含有高量的鐵、水溶性的花青素以及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且紫蘇種子所壓榨出的紫蘇油富含Omega-3,爲素食者的植物性深海魚油。爲快速利用種子繁殖,突破量產技術瓶頸,大幅擴增全臺紫蘇的利用及栽培面積,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最新發展「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可提供紫蘇優良種子及相關採種技術,對整體產量及品質有明顯助益,不僅提高成苗率,並且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業者獲利。
花蓮場表示,因紫蘇營養及機能性成分豐富,深具發展潛力,自2017年起即開始相關研究。紫蘇爲脣形科(Labiatae)之一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其葉片及種子爲衛福部覈准的可食部位,葉片可鮮食、炒食及醃漬加工,種籽則作爲榨油使用。
中央研究院於2021年1月15日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證實全株紫蘇萃取物可有效減少老鼠肺部的病毒量,因此,在後疫情時代,紫蘇也成爲開發成抗新冠肺炎潛力藥物、飲品或保健品的重要作物品項,並於110年01月27日於防疫專區公告全株紫蘇之萃取物,可發展爲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
花蓮場說明,紫蘇因後端利用方式而有其適合的品種、採收部位及方式。依據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顯示,2007年臺灣紫蘇的種植面積達曾39.49公頃,2020年的統計資料僅達0.3公頃,少量栽培僅供自用、加工調味、餐廳及中藥材店使用。
花蓮場指出,因此我國目前若需獲得大量新鮮紫蘇,須自行栽培或經由產品開發商委託農民的方式契作收購。紫蘇一般利用種子或利用頂芽扦插繁殖,種子繁殖雖倍率較高,但種子保存年限短,難以久存;扦插則需適合時機或設備且繁殖倍率較小。
依據花蓮場的試驗結果,不同種紫蘇發芽率差異可達70%以上,部分品種甚至出現無法發芽的情形發生,限制紫蘇在產業上的發展。花蓮場也在2020年推出「紫蘇系列茶包配方及其調製技術」,利用此技術製作出的紫蘇茶包風味獨特多元,具熱銷潛力。相關繁殖與加工技術都已公告徵求業者技術移轉,共同來推廣這項保健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