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經濟、生態“兩筆賬”
陳博雅 劉 樂
嘉 賓:省人大代表 徐 斌 李曉波 解從閣 楚豔秋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遼寧全面振興既要交出高質量的“經濟賬”,更要交出高顏值的“生態賬”。我們如何更好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使兩者相互促進、協同增效?
徐斌:遼寧全面振興進程中,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關鍵課題,要找準兩者的最優平衡點,創新思維尤爲重要。我們要在環保治理技術上發力,推動技術更新迭代,實現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將廢棄物轉化爲寶貴資源,促進循環發展。此外,我們要對傳統產業工藝進行創新,利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生產工藝,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減少污染物排放,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李曉波: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技術創新是關鍵,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助力實現高效低耗的生產模式,逐步將科技成果轉化爲經濟增長點。同時,要加強生態環境的法治建設和監管,通過設立環保獎勵與懲罰機制,引導企業提升綠色生產力,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環境成本。推動城鄉一體化的生態文明建設,合理佈局優化城市建設,大力發展綠色基礎設施,讓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既能實現經濟增長,又能最大程度保持生態系統平衡。
解從閣:算好這“兩筆賬”,要在產業轉型與生態產業培育兩方面同時發力。一方面,傳統產業要加快綠色轉型,通過政策扶持,鼓勵鋼鐵、化工等傳統企業採用新能源、新技術、新工藝,降低能耗與污染,實現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帶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如遼寧沿海地區要充分挖掘海洋資源優勢,發展生態漁業、濱海旅遊等,內陸地區開發生態農業、森林康養等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經濟發展。
記者:近年來,我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綠色發展成色更足、底蘊更深?
楚豔秋:生態環境是發展的底線,除行政監管、執法手段外,要進一步加強公益訴訟等司法手段,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以司法之力守護綠水青山。有關部門要以“零容忍”態度對環境資源違法犯罪主動“亮劍”,要緊緊圍繞生態環境公共利益這一核心,切實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要進一步提高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水平。同時,律師隊伍也要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通過開展普法宣傳、代理環境公益訴訟、參與生態環境修復項目等方式,共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解從閣:綠色物流、新型儲能產業、企業節能降碳與回收利用等,應當列爲遼寧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重點突破領域。在綠色物流方面,着力構建東北三省一區的綠色物流大通道,通過政策扶持對高速公路上的氫能車輛實施免費通行,給予電動重卡最優惠的收費政策,並推動綠色港口向產地前移。在新型儲能產業領域,要充分發揮遼寧的風電、光伏發電優勢,加速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傳統企業要積極進行技術革新,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實現能源二次利用,提升產品的環保性能和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徐斌: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引導企業積極提升環保治理水平,同時鼓勵改造生產工藝,促使其主動在生產環節探索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新路徑。發揮政府資源統籌協調優勢,全面梳理各行業間的潛在聯繫,鏈接產廢企業和用廢企業,打破部門與行業壁壘,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要從資金投入、人才培養、平臺搭建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環保科技創新領域的引導扶持力度,推動創新的技術成果和產品在實際應用中落地和快速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