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潑酸兇殺案引網路論戰 小心「替代性創傷」找上門

臺大宿舍20日凌晨驚傳學生硫酸後再自戕案,檢察官上午到命案現場勘驗。(圖/記者陳豐德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臺大校園發生潑酸兇殺案造成一死三傷,震驚社會。然而當事人學校性向都成爲網路討論的焦點,專家表示,外界難以瞭解事情全貌,期盼不要以偏概全標籤;目睹暴力的學生以及過度暴露在事件中的民衆可能會產生「替代性創傷」,造成心理的恐慌與負擔,建議多與信任親友談談、抒發情緒

臺大謝姓研究生校外人士、臺科大畢業張姓男子19日深夜在臺大位於舟山路宿舍附近發生爭執,後來張男取出硫酸朝對方潑灑,並波及另外一名臺大駱姓男學生與谷姓女宿舍保全,最後持刀對自己割頸,造成1死3傷悲劇。事件逐步釐清應與情感糾紛有關,然而在網路上卻引發諸多批評,包含學校、性向等都成爲談論的目標。

陽光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李逸明表示,再聰明的人也是有情緒的人,遇到感情問題受了傷,理智與聰明很難派上用場,期待國人不要以偏概全的對加害者或者受害者的學校附上任何標籤,應該正確看待事件。

▲臺大潑酸案1死3傷,有人自發性擺設祝福牆。(圖/記者張曼蘋攝

李逸明指出,現在比較令人憂心的是經過媒體大量曝光,民衆沉浸在負面的事件當中,可能會引起「替代性創傷」,雖說不是發生在自身上的事件,仍會引起恐慌與焦慮感,甚至出現過度的警覺行爲。就像是過去捷運殺人事件發生時,有民衆不敢搭捷運,或者搭了捷運卻感到恐慌。

李逸明也提到,有些人可能家中會開電視新聞播放一整天,無形間重複接收相關影像、事件的暴露,影響心情。他建議,可以去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但應該避免過度沉浸在相關的事件中。

如果察覺的心理受到影響出現憂鬱、不舒服的感受,建議可以透過聊天抒發情緒,找家人朋友分享觀點;若發現聊天的朋友因爲這件事情講話很激動,把自己的經驗代入感同身受,甚至講到發抖快要哭出來,可以多加陪伴、傾聽,如果只是做「不要想太多」等迴應,恐怕只會壓抑到當事者的情緒。

▲臺大同學至事件現場獻花哀悼。(圖/記者陳豐德攝)

李逸明補充,雖建議大家可以談論抒發,但不要把謾罵的言論留在網路上,恐怕會造成當事人與相關親友的傷害。另提醒,這類創傷症狀一般會在半年內逐漸好轉,若因爲事件造成的心理不適持續超過半年,建議還是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幫助。

陽光基金會也呼籲,教育體系應加強生命教育、情緒管理等相關課程,讓孩子在壓力繁重的求學、複雜的人際關係過程中,能找到情緒的出口,先學會愛自己,進而懂得如何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