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坦言 未來3年供電壓力最大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召開首次會議,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見圖)專案報告。(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8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臺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報告時表示,供電壓力最大是在2024年到2027年間,用電年增量集中在AI和半導體產業。若遇到機組故障,夜間備用容量約可維持在200萬瓩,他坦言,「是有一點緊澀」。環團批評,臺電以氣換媒政策思維嚴重落後國際,應儘速提出臺灣脫煤期程,並規畫減氣,才能對抗氣候變遷。
曾文生也強調,要穩定供電,臺電現在依法還在維持一些相關停機機組轉成警備機組。臺電未來仍面臨用電成長率倍增、需求型態改變、加速開發電源、強化電網韌性、區域供需平衡,及加速減碳等六大挑戰。
曾文生昨以「臺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爲題報告,強調過去8年備轉電力並沒有不足;核二廠停機,對東北部區域電網影響較大,但是可以彌補。
曾文生說,過去全國電力消費每年平均成長1.06%,但近年來成長倍增,臺電現在也以每年平均成長2.8%來預估,用電年增量集中在AI和半導體產業,供電壓力最大是在2024年到2027年間,增加最多的是新竹、高雄科學園區,夜間備用容量從302萬瓩至338萬瓩,備用容量率約是7%至8%,若遇到機組故障,約可維持在200萬瓩左右,曾文生停頓一下說,「相對來講,是有一點緊澀」。
他說,目前臺電加速開發電源,2023年到2026年覈定的天然氣機組會在2026年陸續完工,今年接下來將加速啓動大林及通霄電廠的招標,也加入替代燃煤機組;此外,臺中機廠及協和電廠已在加速環評。
綠色和平則表示,曾文生不斷強調用天然氣電廠滿足未來AI、半導體產業的電力需求成長,卻不談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綠電需求,目前臺灣再生能源供不應求,未來輝達、美超微承諾使用再生能源的AI巨頭進駐臺灣,將使情況惡化,臺灣需要的不只是增加電力供應,更應增加穩定再生能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