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漲價 高鐵、客運暫不跟進

臺鐵公司董事會5日通過票價調漲,臺灣高鐵公司及客運業者回應,沒有漲價規畫。圖爲旅客在臺北轉運站購買客運車票。(本報資料照片)

各運具票價比較

臺鐵票價終於要漲了,公司採取「短程漲多、長程漲少」的策略,期盼能留住長途旅客,但既然已開第一槍,也將牽動高鐵與客運的票價與市場版圖。高鐵先前曾高喊成本大漲,外界關切高鐵是否跟漲,交通部長陳世凱說,「還真的沒人跟我說過」,臺灣高鐵公司及客運業者昨迴應,沒有漲價規畫。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電價、物價已漲了好幾波,臺鐵漲票價外,30年沒調漲的水價,也醞釀調漲,若國營事業齊漲,對民生物價不僅衝擊大,還有帶頭效果,且川普2.0、加徵關稅才正要開始,全年通膨(CPI)要維持2%以下幾乎不可能。

臺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秘書長黃柏森則認爲,西部走廊主要的大衆運輸工具,無論是高鐵、臺鐵或客運,整體票價都算是便宜的,臺鐵票價是最久沒動的,但高鐵、客運也都有檢討空間。臺鐵這波採短程漲多、長程漲少來設計,長途的影響較有感,往返北高的旅客能否接受多100多元,還是轉頭去搭高鐵,其實還需要時間觀察。

黃柏森指出,現在大家看到平均漲幅26.8%會覺得很多,實際上拉長到30年來看,這漲幅只有一點點。不過畢竟是漲價,可能牽動其他運具業者調整營運,交通部作爲監理機關,不能讓個別運具出現過度虧損,要想辦法讓市場走向平衡。

臺北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客運業暫時沒有要跟進調漲票價,但對臺鐵票價調整是樂觀其成,也顯示主管機關有意讓票價迴歸成本面,務實檢討。他呼籲交通部,未來對運價、票價調整,可以覈實反映營運成本。

針對臺鐵已確定調漲票價,先前高鐵曾多次高喊物價成本大漲,若票價仍維持現況,預估2026年資金缺口將達高峰期,因此臺鐵漲了,下一步是否就是臺灣高鐵?陳世凱昨迴應,去年底開始就很多人在問,但高鐵裡「還真的沒人跟我說過」。

高鐵昨迴應,有關基本費率與票價調漲與否,將由經理部門依照合約相關規定,綜合考量內部之營運成本,外部之社會經濟環境情勢、市場競爭及供需情形等,進行整體評估後,適時報請董事會討論決定。

殷乃平指出,除臺鐵票價一口氣漲了26.8%外,近30年沒調漲的水價,日前傳出研擬今年要調漲4成,國營事業若齊漲,對民生物價不僅衝擊大,還有帶頭效果,「今年對消費者來說,生活將是非常辛苦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