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係法45週年 學者:印太區域和平定海神針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立法45週年,國際關係學者指出,在當前美國兩黨都認識到中國崛起所帶來挑戰、加速「去風險化」之時,臺灣關係法可說是美國印太戰略及臺灣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國防學者認爲,臺美共享民主價值,美國國會的跨黨派支持預料將延續,並非中共花錢遊說可得。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 TRA)立法45週年,世新大學前國際事務長、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吳巨盟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過去45年來,臺灣關係法透過授權,讓美國與臺灣人民持續保持商業、文化與其他關係,促進美國推展外交政策,協助維持西太平洋區域和平、安全與穩定。
吳巨盟指出,歷年來美國政府與國會都透過臺灣關係法,對臺灣提供實質幫助,在當前民主與共和兩黨都認識到中國的崛起對美國的挑戰,且在經濟、科技對中國加速「去風險化」之時,臺灣關係法可說是美國總體印太戰略及臺灣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
至於外界常質疑美國對臺灣承諾的可信度,吳巨盟表示,臺美夥伴關係的發展與深化,已成爲觀察美國兩黨對臺政策的重要指標;近年美中關係低迷,使得美國國會的友臺法案顯著增加,尤其臺灣關係法立法45年後,國會是否立法要求美國總統對臺灣展現更多支持,值得關注與期待。
吳巨盟舉例,「國防授權法」提供臺灣安全援助,擴大臺美雙邊軍事訓練、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加上總統拜登今年完成2024會計年度綜合撥款法的立法,提供臺灣3億美元的無償軍事融資,延續覈撥不少於400萬美元「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預算,納入優先改革軍售流程以加速對臺灣軍備交付,以及支持臺灣國際參與等,對臺灣國家安全及臺海和平穩定有莫大貢獻。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臺灣關係法是維繫臺美間最重要的法律基礎,界定美國與臺灣的政治、安全關係,後續又有補強法案,例如美國「臺北法案」生效後,推進臺美間高階人員交流等。
蘇紫雲指出,每年領銜推動的國防授權法,也持續納入包括「對外軍事融資」(FMF)及「總統提用權」(PDA)等各項提升臺美安全合作的政策工具,相關倡議並在行政部門及國會的積極推動下逐步落實,等於把臺灣視爲非北約主要盟國。
對於今年年底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蘇紫雲表示,美國國會跨黨派支持至關重要,預料將會具有延續性,臺美共享民主價值,並非中共花錢遊說可得。
「(預料)華盛頓對臺北的互信、對安全的承諾,不會改變」,蘇紫雲指出,臺灣雖有盟友協助,但也展現自我防衛精神,不會成爲「安全的依賴者」,且臺灣戰略地位重要,全球大型貨輪多數通過臺海周邊,臺灣安全就是全球安全,「共同安全」的概念進一步鞏固臺美合作關係。
吳巨盟也說,臺灣關係法爲臺美雙邊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合作提供重要法律基礎,即使美國政府在不同政黨間輪替時,應會維持政策一貫性。
吳巨盟認爲,美國總統爲最高行政首長,對於臺灣關係法的立場與認知,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相關政策的執行,導致政策上的部分調整,例如某些政府可能更加強調軍事支持,而另些政府可能更注重經濟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