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看見紛繁的時代色彩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呈現臺灣膠彩畫繽紛多元的樣貌。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文・Edith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膠彩畫於日本時代隨日籍畫家傳入臺灣,歷經百年發展,轉變爲今日多元繽紛的樣貌。臺北市立美術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特展,展出橫跨日本時代至今的146件作品,其中不乏以臺北地景爲題材的畫作,讓人從中看見臺北的變遷。
百年發展 呈現多元精彩樣貌
膠彩畫在臺灣的發展與近代史密切相關,策展人陳苑禎指出,19世紀日本受明治維新影響,嘗試在彙整當時傳統繪畫的基礎上,融入西方繪畫的寫生、透視法及色彩表現等特點,因而發展出企圖振興日本繪畫傳統的新式「日本畫」,當時在臺灣常以「東洋畫」或「日本畫」稱之。
二戰後膠彩畫在臺灣受到不同文化影響,呈現出更多元的面貌。有些畫家嘗試迴應傳統中式筆墨的表現方式,有些則受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影響,賦予膠彩畫更多元的創作可能。直到1977年,藝術家林之助以「膠彩畫」爲此種繪畫類型定名,迴歸媒材的中性意涵,促使膠彩畫跳脫國族、主題和形式的侷限,在臺灣重新出發,呈現今日百花齊放的樣貌。
鄉原古統《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榮町通》畫下臺北城中商街的繁榮景象。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名所繪畫 捕捉城市生活景觀
由於日本時代官方鼓勵畫家多從日常生活與臺灣風土取材,因此留下不少描繪地方特色的作品,在今日看來皆爲珍貴的時代見證。
例如在膠彩畫傳臺初期扮演啓蒙導師的日本畫家鄉原古統,於居住臺北期間創作《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這套作品含封面一共12幅畫,表現風格近似日本浮世繪。封面爲兩位撐着洋傘、打扮時髦的女子,可見當時臺北摩登生活一景。冊頁則有11幅描繪臺北城市建設、日常生活及名勝風景的畫作,主題包括臺灣總督府、新公園、植物園、大稻埕大橋、臺北水源地、榮町通、龍山寺、北投溫泉、淡水河、新店溪等地景。
在此係列中可見鄉原古統對現代化城市的描繪,例如《總督府夜景》以官署建築、公共汽車以及爲夜晚帶來光明的電力,構成一幅現代城市圖景。《臺北水源地》畫出供應臺北地區自來水的現代建設,淨水池旁的白色建築「唧筒室」,即爲自來水博物館的前身。《大稻埕大橋》留下1920年代的臺北橋景象,畫面上半部的鐵橋與行駛中的公共汽車,代表城市邁向現代化的象徵,而橋下河畔停泊的船隻及漁夫,則是與之並存的古早常民風景。
位於今日衡陽路與重慶南路一帶的榮町,爲日本時代臺北最繁華的區域,《榮町通》便是呈現當時商家林立、遊人如織的場景。《龍山寺》則畫下廟前人聲鼎沸的市井活力。鄉原古統在此係列作品勾勒形貌各異的人物,包括警察、小販、一身西裝的男人、身穿和服推着嬰兒車的女子等,街道上則有公共汽車、人力車和自行車穿梭而過,呈現臺北在現代化過程中新舊並存的景象。
《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大稻埕大橋》畫下臺北現代化過程新舊並存的景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今昔對映 留下珍貴臺灣記憶
陳苑禎分享,鄉原古統的《榮町通》與《龍山寺》等畫作,皆有構圖密實、捕捉常民生活風情的特點,而在畫家郭雪湖的創作中也能看見此特色。
郭雪湖的《南街殷賑》以中元慶典爲主題,描繪人潮洶涌的迪化街、鮮豔的招牌、香火鼎盛的臺北霞海城隍廟等,畫中場景虛實參半,構成大稻埕慶典的熱鬧氛圍。除了民俗風情,郭雪湖也畫下臺北林野風景。陳苑禎點出,《圓山附近》於劍潭山一帶取材,畫中植物的種類與型態繁雜卻又緻密有序,並描繪出當時農人在林野耕種的情景。隨後以芝山岩爲題材的《新霽》則將植物畫得更加細緻,卻又保有畫面的空間感,並於層層變化的綠意中加入廟宇的硃紅,使得色彩對比更加鮮明。而畫中的惠濟宮與芝山岩隘門皆留存至今,人們可看見過去和現在的聯繫,也成爲臺北歷史人文延續的見證。
郭雪湖《圓山附近》描繪圓山附近的劍潭山,是日本時代以臺灣風土爲題材的代表作之一。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回顧日本時代畫家捕捉的風土色彩,正可作爲臺北城市地景與生活變遷的縮影,作品中的街景、建築、民俗活動及自然風光,不僅反映一座城市從傳統到現代的變化,同時也爲臺北留下珍貴的歷史記憶。
《新霽》以芝山岩地景爲題材,爲臺北歷史人文延續的見證。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即日起~2/2(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Special.aspx?id=779&ddlLang=zh-tw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678期】。
臺北畫刊678期-臺北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