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奈微光 開發全球首顆矽光子晶片
矽光子技術前景備受看好,臺灣奈微光領先德、日,成功開發全球第1顆中遠紅外光四合一矽光子晶片,順利募得資金度過難關,3年後擬挑戰股票掛牌。(圖/財訊提供)
根據《財訊》報導,3個不同背景的專家聯手成立臺灣奈微光,只花了3年的時間,成功開發且量產全球第1顆中遠紅外光四合一的矽光子晶片。就連德國、日本大廠都做不出來,臺灣奈微光是怎麼辦到的?故事要從臺大光電所說起。
矽光子晶片 從研發到量產
這3位創辦人,第1位是技術的靈魂人物林清富,曾任臺灣大學光電所所長與國家實驗研究所副院長,目前是臺大電機系、光電所和電子所特聘教授。臺灣奈微光的技術就是出自於臺大光電所,除了林清富之外,臺大前校長李嗣涔等教授也負責一部分的技術研發。
第2位共同創辦人,則是人脈豐沛的陳孝昌,曾擔任IBM前大中華創新事業羣總經理與資訊部門首席顧問,最擅長公司營運策略規畫,也是讓技術能夠募得資金走出校園的推手。
《財訊》分析,有了技術、營運策略,把產品做出來完成最後1哩路的負責人則是第3位共同創辦人張坤昱。他在聯電集團擁有20年的資歷,成功將實驗室的技術走上商品化,把1顆2.5cm×2.5cm大的晶片縮小到標準尺寸0.2cm×0.2cm。
回首3年來的創業路,張坤昱感慨地說,「身家都投下去了,一定要成功!沒想到2019年底疫情爆發,晶圓廠產線滿載,根本沒空理我們,只能靠着當初累積的人脈,一步一步讓產品做出來。」言談中盡是難以言喻的艱辛。
「去年農曆年,當晶片在實驗室裡終於有了訊號時,真的令人爲之振奮。」接受《財訊》採訪時,陳孝昌感動地說。他表示,本來資金已經快燒光了,直到去年4月首次舉行產品發表會,宣佈成功開發與量產矽光子晶片的消息一曝光後,表達投資意願的電話就紛至沓來。
陳孝昌透露,當時接到多家國外大咖級的投資洽詢,就知道這個技術有市場發展性,潛藏着龐大商機。因此,去年公司增資,短短4周內募集了2.2億元,而且全都是個人投資。
「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陳孝昌引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說的一段話,這是商業演化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如同我們3個傻子看到大家看不到的機會,之後還被多人視爲騙子看不起」。因爲,在此之前,這1顆基於CMOS製程的矽光子感測晶片,全世界還沒有1家科技廠商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