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發動機會空中爆炸? 陸媒:俄發動機只處世界第二梯隊
▲2016珠海航展亮相的太行改進型發動機,外機匣管路分佈更爲合理,將讓日常維護工作更爲簡便。(圖/翻攝自兵工科技)
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最近報導,中航工業製造的太行發動機試圖將工作溫度提高50度,從而提升推力,然而由於無法生產出工藝複雜的單晶結構葉片,導致發動機可能隨時在「空中爆炸」。北京《科技日報》近日罕見的以頭版回擊之外,同時還說「俄羅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在世界上也只是處於第二梯隊」,AL-35F發動機與美英兩國同類發動機在推重比和壽命等性能上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根據公開資料,太行發動機也叫渦扇10系列發動機,由中國航空研究院606所研製,採用大推力涵比及全自動數位化控制系統,推力達到12000KGF-14000KGF(公斤力9.8N/Kg),屬於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太行於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覈,歷時27年,也象徵結束了中國先進第三代大型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空白,目前主要用於裝備第三代殲-11B戰鬥機。
中航工業今年7月發佈社會責任報告也指出,「太行」發動機批量裝備部隊,中航工業已具備自主研發第三代大推力發動機的能力,渦扇10的可靠性問題,中航工業和軍方已經用實際行動作了表述。
▼南海艦隊所屬殲-11BSH雙座戰鬥機亮相。(圖/翻攝自國防部網)
由於太行研製成功,讓俄羅斯方面有點不是滋味。此前據俄媒報導,太行發動機至今還存在顯著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維修週期過小,從1987年以來,中國就開始研發戰鬥機發動機,然而至今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而花費已經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
報導指出,俄羅斯供應給蘇27戰鬥機使用AL-31F發動機,中國就在這款發動機的基礎上研發了「太行」發動機,儘管中國可以建立生產300架戰機的裝配線,但是卻無法這樣生產發動機。文章還說,第一批AL-31F發動機的維修週期爲400個小時,最新的已經達到800小時;至於稱太行發動機的維修週期爲150個小時,但是實際上竟然不超過40個小時。
俄媒還說,中國試圖將發動機的工作溫度提高50度,從而提升推力。然而由於無法生產出工藝複雜的單晶結構葉片導致了一個事實:發動機可能隨時在空中爆炸,因此中國太行發動機同AL-31F發動機的距離「就像同月亮一樣遙遠」。
▼俄羅斯土星科研所研製的AL-31FN渦輪扇發動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國防科技大學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中心王羣教授也接受《科技日報》專訪表示,相對於火箭發動機,航空發動機要在大氣層內長期和重複使用,因此必須耐用性強、工作時間長、可靠性高;一個國家或地區要研製並生產航空發動機,必須擁有長期的技術積累、雄厚的工業基礎。因此,目前能夠掌握航空發動機技術並獨立研發先進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寥寥無幾,而且該技術毫無例外地被作爲重要的戰略資源,受到高度控制和壟斷。稱航空發動機爲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毫不爲過。
王羣指出,「一般認爲,軍用發動機在研製生產上要突破四大難關,即設計、材料、加工組裝、試驗論證,中國軍用航空發動機在這四個方面均落後於世界先進水準,所以必須強化長期持續研究的觀念,認真總結並充分認識發動機的技術複雜性、高風險性和研製規律,在大的方面要加大投入、單獨立項、預先研究、積累工程經驗、注重技術和人員儲備,而在小的細節上要集中力量,重點攻克渦輪葉片、渦輪盤材料和設計製作工藝及動力控制、風洞試驗等方面的關鍵技術。」
「但是,有媒體說太行發動機與俄羅斯AL-35F發動機的距離就像地球和月亮一樣遙遠,就有點不客觀了。」 王羣指出,應該承認,現階段「太行」發動機與國外先進水準比有一定差距,但並非像渦噴和渦扇發動機那樣存在很大的代差,應該只是在大修時間間隔、壽命、雜訊或穩定性、可靠性等某些性能上有點差距;實際上,俄羅斯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在世界上也只是處於第二梯隊,其AL-35F發動機與美英兩國同類發動機在推重比和壽命等性能上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彈射型殲-15搭載太行發動機亮相。(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保守地說,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中國基本達到了發達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準。中國航空發動機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是不爭的事實,現正在加快縮短與先進國家,特別是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照這樣的發展勢頭,加之與烏克蘭在航空發動機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中國很快將會跟上世界先進國家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步伐,並擺脫這些國家的制約。」王羣說。
關於俄媒質疑中國無法產製完善的「單晶結構葉片」,主要理由是隨着戰機的日益先進,渦輪葉片的承溫能力從上世紀 40 年代的 750℃,提高到了 90 年代的 1500℃,現在更推高到2000℃左右;也就是說,在如此高溫中,渦輪葉片仍必須在巨大載荷以及劇烈的震動中保持每分鐘幾萬轉的運轉,葉片的壽命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壽命與維修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