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子、套子,套子錢?
清代是我國錢幣鑄造的高峰期,行用錢、宮錢、民俗錢品類繁多。康熙皇帝8歲即位,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康熙在位期間鑄行康熙通寶錢,按背文可分作滿文式與滿漢文式兩類,滿文式由中央鑄造,滿漢文式由地方鑄造(共22個錢局),背文分別爲滿漢文: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鞏、西,個大精美,對穩定、繁榮當時的社會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於“鞏、西”二局存世罕見,人們把常見的前二十局連綴成五言詩:“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反映了民間對康熙錢的喜愛。
據說在康熙本朝就有人收集二十局套錢,後來不少錢局自己也開鑄二十局詩文套錢,多在乾隆至光緒年間,面文仍爲“康熙通寶”,專爲滿足人們收藏、祈福之用,鑄量稀少,收藏界俗稱它們爲“套子錢”。這種“套子錢文化”自康熙一直延續到清末,同一錢局所鑄套子錢風格一致、整齊劃一,僅背滿漢文不同,集藏難度大,受到藏家的追捧。
清“康熙通寶”長撇熙二十局部頒式套子錢一套二十枚
清“康熙通寶”長撇熙二十局套子錢一套二十枚,直徑平均約:27.6mm左右(以實際爲準),銅質極爲精良,鑄造精美規整,文字清晰優美,品相整齊劃一,極爲難得,值得珍視與推重,極美品。
該項康熙部頒式套子錢,因其鑄造精良,書法俊美,受歡迎程度高,在康熙套子錢系列中早已聲名鵲起,錢幣界仍稱它爲“部頒式套子錢”。此套直徑在27~28毫米之間,銅質精良,字口清晰,均爲傳世黃亮包漿,喜慶可人,單枚均可達到極美品相,成套極爲難得,國內罕有上拍,實爲可遇而不可求。
而套子錢是古錢幣術語。而康熙通寶也是一樣的,正面採用相同形式風格,而背面卻使用的是不同地名的錢幣,而且這種不同地名是可以組成一個系列。就像康熙,康熙二十錢局都有,這樣的錢就叫康熙通寶套子錢。康熙通寶套子錢種類繁多,有川爐(即四川鑄造)的局面套子,有面文部頒式套子錢等很多的種類!也就是說,這種錢是看不得背文來斷地區的,因爲都是同一個地區生產的。
康熙套子錢就有川爐羅漢單點通套子、川爐羅漢雙點通套子、部頒式長撇熙套子錢、方頭通扁熙羅漢式寶宣套子錢等多個品種。
還有像比如“同治通寶背壽壽”、“光緒通寶套子錢”、“清代長髮其祥寶福套子花錢”等諸多套子錢,清代很多爐口都有鑄造套子錢,不作流通,只爲收藏等使用。
古錢幣術語。通過不同組合排列可以配套成龍的錢。配套形式甚多。如新莽之“六泉”、“十布”以幣值等級配套;全昌開元以背文鑄地配套;“唐國通寶”可以不同字體配套;“淳熙通寶”可按記年、記監配套;“順治通寶”可據五種版式各自成套等。
舊時就有“成套之錢無價之寶,單枚之錢如同蔽履”之說。宋徽宗的御書錢,可謂“鐵劃銀鉤逞英豪”,人見人愛,但因其存世量大,單枚價不超過20元。“大觀通寶”御書套子錢卻是較容易集齊的,如“大觀”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整套出售,價格不菲。值得泉友注意的是“宣和通寶”版別套子錢,“宣和”版別計有200多種,鑄量空前,有隔輪大字、小字、寬緣、圓貝寶、短寶開足、真書、長寶、斜寶等不同版別,可謂精彩紛呈,如能將其聚集成套,不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北周“五銖”,“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
不過專門爲了收藏而特意鑄造套子錢,清代還是典範,清代套子錢把它歸類爲花錢,其實也不爲過,但存世量少,加之其鑄造目的又與花錢不一,因此還是支持自成門類。準確來說,清代套子錢是作爲一個門類錢來說的,而之前朝代的套子錢,只能說是成套收集的錢幣罷了。
清四君子“蘭”方穿川爐套子花錢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