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不解風情”

全市場都在等騰訊這份年報。

大家等待的,不是2024年成績單,而是關於2025年——甚至更久期內——AI資本開支預期。

DeepSeek之後,“舊世界分崩離析,新世界正光速到來”。

對於DeepSeek,有人評價說:可能是個國運級別的科技成果。只是“國運”這詞近年多被濫用,多數人在下行的經濟週期裡,已對宏大敘事免疫。於是熱度之後,這個洞見在輿論裡,也就塵歸塵土歸土。

世界本就是這樣,毋論新舊:潮水未成形之前,這個時代與己無關。

但實際上,又怎麼可能與己無關?

我們都有感觸,過去這幾年,經濟體感差。很多人擔心,會走向極令人擔憂的通縮螺旋週期之中。以日本爲鑑,看透不說透的是,在這個週期內,幾乎所有資本開支行爲都是徒勞的。

除了自然出清,能夠打斷這一螺旋的,有且只有一場科技革命。

理解了這個邏輯,也就理解了“可能是個國運級別的科技成果”這句話的本質。

如果說AI是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的新運程,DeepSeek亦正是我們的國運。

DeepSeek作爲初始的一塊基石,已經爲未來60年一個康波週期——從個人,到行業,到產業,再到國家,奠定了有效資本開支的基礎。

這個基礎,換個詞就是,信心——“信心比黃金貴”的信心:不開源的GPT不是蒸汽機,開源的DeepSeek纔是。

也就是說,基於DeepSeek這第一塊基石,中國已經正式啓動了新一輪資本開支週期。

2025年以前,這是不可想象的。2025年,將是一個經濟週期分水嶺。

有時不得不感慨“老馬識途”:阿里最先喊出,“3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AI基礎設施。”

實際上,有能力且有號召力,去引領這一輪資本開支的旗艦,目前只有三大運營商,以及阿里、騰訊與字節這三個大廠。

畢竟,這三大平臺經濟巨頭之外,即使日子過得最順的小米,我們也看到,目前仍陷在造車虧損泥沼之中,略顯有心無力。

運營商方面,阿里之後,中國聯通也在本週的財報日率先表態,推出特別預算,2025算力資本開支提升28%,預計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50億。

三大科技方面,相比阿里,字節更激進,典型人狠話不多——過去3年,在算力投入上堪稱“瘋狂”,能用的、能拿的概數全收;而對基礎模型的下注上,面對DeepSeek,迄今仍不投子,似是要將“豆包”賭到底。

做多AI資本開支,即做多中國,休慼以共。

因爲這是破解當前經濟週期困局最可行的路徑——即使它可能最終是一場泡沫,有的週期泡沫對應價值毀滅,但在這個週期泡沫則意味着更多的產業與個體生計》

更何況,上帝擲骰子,但不總擲骰子,這是基於新一輪科學框架基礎下的有效capex。除了AI,還指望地產,還指望互聯網,還指望遊戲?

一元既開,萬物並做。哪有什麼東昇西降,無非是此時此刻,我們的敘事更順暢,更符合經濟規律,更符合常識,更大概率會有更優的ROI。

邏輯如是,也就不難理解,我們爲何說“全市場都在等騰訊這份年報”了。

只是,騰訊“不解風情”。

騰訊這份穩如老狗的財報裡,繼續呈現一幅高質量增長的圖景。但對於資本開支預期,相對中庸。

財報電話會上,面對相關提問,部分高管言論更顯謹慎,寧願安撫投資者關於“舊世界崩塌”的擔憂——比如一再解釋如何確保新增資本支出不會在未來淪爲更多折舊。

騰訊如此之穩,不難理解爲何備受大錢青睞。作爲一個4萬多億的大盤子,端莊穩重,的確是應有之義。甚至可以理解的是,瑜亮情結下,騰訊並不甘於完全頂禮於DeepSeek,它仍要給內部團隊一些時間,待到一個自己的“T”時刻,再放聲量。

這個時刻可以屬於元寶,也可以屬於某個AI應用。就像舊時代,可以屬於QQ,也可以屬於微信。

只是說再多,仍不能掩飾騰訊的“不解風情”。

誠然,我們亦不能僅通過一份財報,去過度解讀騰訊。相比姿態上的小心翼翼、不解風情,騰訊的動作實則毫不含糊:

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騰訊單季資本開支 366 億元,同比暴增386%,幾乎等同於前3季度之和。

更何況,劉熾平也對市場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承諾:騰訊可以同時支持面向未來的AI投資和當期股東回報。

固然少了點風情,倒是掩不住霸氣——而今的市場上,能用一句話打消新舊兩個世界顧慮的公司,還有幾個?

“不解風情”的騰訊,它的AI棋局,以及這個2025,反而更令人期待了。

來源:錦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