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蔡甸人警惕這類傳染病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將猴痘納入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採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特此公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3年9月15日

將猴痘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政策解讀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病,其既往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生猴痘疫情。多國疫情顯示,猴痘已發生人際傳播,並廣泛傳播到非洲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病死率約爲0.1%。2022年9月我國報告首例猴痘輸入病例,2023年6月開始出現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國20多個省份先後報告猴痘病例,引發新增本土續發疫情和隱匿傳播。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猴痘作爲新發突發傳染病進行應對處置,充分發揮多部門協同防控的重要作用,不斷完善防控政策措施,加強信息發佈、宣傳教育、重點人羣干預和規範治療,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考慮到猴痘疫情將在我國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爲進一步科學規範開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將猴痘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採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猴痘是什麼?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這是一種病毒性人獸共患傳染病,意味着它可以從動物向人類傳播。它也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並從環境傳給人類。猴痘病毒是一種正痘病毒,引起的猴痘疾病與天花症狀相似,但沒有天花那麼嚴重。

猴痘和猴子有關嗎?

該病毒1958年在猴子體內發現,因此得名“猴痘”。不過,猴子會有些無辜,因爲它並不是病毒的主要傳播者,研究表明,猴痘一般主要通過齧齒類動物傳播,猴子只是不幸地背了這個鍋。

猴痘的傳播路徑

猴痘病毒主要經黏膜和破損皮膚侵入人體,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皮膚或黏膜傳播,亦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長時間近距離吸入病例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及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感染傳播。

猴痘的臨牀特徵

潛伏期

5~21天,多爲6~13天。

傳染期

病例出現症狀後至皮疹結痂自然脫落並形成新皮膚前具有傳染性。有調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現症狀前1~4天存在傳染性。

早期症狀

可出現發熱、頭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結腫大等。

皮疹和黏膜疹

通常在熱退後出現,有些病例可出現在全身症狀之前。皮疹發生常經過斑疹、丘疹、水皰、膿皰、結痂至痂皮脫落幾個階段,不同形態皮疹可同時存在,可伴有明顯癢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門、生殖器、結膜和角膜等。痂皮脫落後可遺留紅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

病程及嚴重程度

猴痘病程約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較長。猴痘爲自限性疾病,大多數病例症狀會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發生,主要爲兒童、孕婦和免疫力低下人羣。

猴痘最常見的臨牀表現包括髮熱、皮疹以及淋巴結腫大,可能還會出現頭痛、瘙癢、疲勞、肌肉痠痛、背痛、咽痛、口腔潰瘍等。其中,淋巴結腫大是猴痘區別於水痘的特徵。

易感人羣有哪些?

人羣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種過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現階段猴痘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在男男性行爲人羣中經性接觸傳播,目前一般人羣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較小,不用太緊張,但需瞭解猴痘基本知識,做好健康防護。以下人羣相對而言更可能感染猴痘病毒:

1、與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與之有密切接觸(包括性接觸)的人;

2、接觸猴痘患者或猴痘病毒的衛生工作者;

3、兒童、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羣。

怎麼預防猴痘?

避免與確診猴痘病例發生密切接觸,若意外接觸,應用肥皂水或使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如懷疑自身患有猴痘,應及時主動就診。

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猴痘病毒的動物,如齧齒類、靈長和有袋類動物等。此外,避免食用或處理野生野味。

現階段普通人羣不需要進行疫苗接種。

感染後應該怎麼做

請向醫務人員尋求建議,進行醫學檢測。

如果醫務人員建議你在家隔離,請遵照執行。注意護理身上的皮疹,並關注身心健康保護他人,避免與其密切接觸。

如果你在隔離期間與他人合住一處房子,請待在不同房間,經常洗手,時常對物品和表面進行清潔/消毒,並開窗通風。

避免與寵物等動物接觸,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

聲明/本文圖片、文字來源於東西湖日記、國家衛生健康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丨本平臺僅作非盈利性質資訊分享使用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法律顧問:湖北平淵律師事務所丨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