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國小強太猛!殺蟲劑一點用都沒有 原因曝和「使用習慣」有關

▲北部德國蟑螂已出現藥性蟑螂。(示意圖/CFP)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環保署每年都會針對環境用藥衛生做藥性檢測,這次環署針對10種殺蟲劑蟲子進行研究看有無抗藥性,結果發現常出現在北部的德國蟑螂,已對百滅寧、第滅寧及撲滅鬆呈現抗藥性,最大原因就是民衆習慣常常使用同一款藥劑

環署化學副局長陳淑玲表示,該份報告是去年研究計劃,主要目的是提供用藥建議,因此在北、中、南及東部針對蟑螂、蒼蠅蚊子臭蟲等蟲子委託學術機構針對市面常見的殺蟲劑成分包括賽滅寧、治滅寧、百滅寧、第滅寧、陶斯鬆、撲滅鬆、亞特鬆、安丹芬普尼及益達胺做檢測。

陳淑玲指出,以蟑螂爲例,分在辦公室常看見較小隻的德國蟑螂,及居家型較大隻的美洲蟑螂,其中德國蟑螂卻對含有百滅寧、第滅寧及撲滅鬆成分的3種殺蟲劑呈現抗藥性,但相較其中南部抗藥性則沒那麼強。陳淑玲說明,會有抗藥性研判是德國蟑螂喜歡在都會區辦公室生存,但數量愈來愈多,民衆使用的殺蟲劑也不停增加,但使用效果不會每一次都達100%,可能有1或5%等比例的蟑螂逃過一劫,因此當繁衍出的下一代孩子,相對抗藥性就會變的強大。

陳淑玲表示,市面上常見的藥劑是最後一個字有「寧」的「除蟲橘精」類,和最後一個字是「鬆」的「有機磷劑」,還有硼酸等類,但大部分民衆因習慣,長期都會使用同一種藥劑,導致久了,自然而然對這些蟲子產生抗藥性。

陳淑玲強調,研究目的是希望提供環保、衛生單位和民衆,不管在防治登革熱或要殺蟑螂、螞蟻等蟲子等其他用途,建議每次使用都換不同成分,不要都買同一類藥劑使用,才能減少抗藥性,同時達到真正把蟲滅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