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雲“牽手”阿里雲,對手變盟友?
曾經,天翼雲和阿里雲是行業競爭對手;如今,他們選擇了互相“成就”。
2022年8月23日,保定數字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政企通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公示了中標候選人,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以1498萬元的價格與另外兩家公司共同中標。看似一場再普通不過的項目招標實則暗藏玄機,在公示的全部中標公司中,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赫然成爲了天翼雲的聯合體成員。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兩家主營雲業務的對手爲何會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當前,在信息化項目中,單一的公司已經越來越難以獨立滿足客戶需求,採取集成或者被集成的方式爲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將會是主流。“如果招標方的標段是集成的,雙方合作就是最合適的投標策略。”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告訴記者。
近年來,三大運營商依託自身算網優勢主動出擊雲產業,以天翼云爲代表的運營商雲企業成績格外亮眼。2022上半年,天翼雲收入達到人民幣281億元,同比增長100.8%,甚至超越2021全年收入,成爲全球最大的運營商雲。不僅如此,在7月召開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雲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正式啓動了“國資監管雲”,積極落實國資央企投身國家雲體系建設的工作要求,共鑄國雲。而本次項目招標人爲保定數字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屬於國有獨資企業,身披“國字號”的天翼雲的絕對優勢自然顯現出來。
依託中國電信自由基礎網絡資源,天翼雲提出了“2+4+31+X+O”的資源佈局,更側重於IaaS市場的發展。而出身於互聯網“名門”的阿里雲,則在應用側有着較豐富的發展經驗,擁有中國唯一自研雲操作系統“飛天”,其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核心技術能力實現全球領先,在SaaS市場表現尤爲突出。
“運營商除了自身國企身份之外,其本地化的落地能力及客情的維護,都會較互聯網企業有優勢,從客戶的角度考慮,選擇的風險度比較低;而阿里雲一定程度又能夠在一些領域內補充運營商的技術短板,所以如果把市場切細來看,還是會存在互補的空間。”通信專家雲晴表示。在本次項目中,天翼雲與阿里雲的強強聯手恰好能夠彌補雙方的弱勢,突出彼此的優勢所在,從而實現相輔相成的結果,完美地詮釋了何爲“相互成就”。“但在政企市場項目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根據客戶需求出現不同的組合也是可能的,甚至還會出現不同運營商的組合。”雲晴補充道。
實際上,中國電信和阿里雲在其他市場早已達成合作,而在同行業公司之間差異化的競爭也將會帶來一體化的合作,這種合作將會是利大於弊。算力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天翼雲和阿里雲這種1+1>2的模式也只剛剛開始。只有有效地將互聯網雲服務商與運營商的算力網絡進行整合,才能爲客戶提供最廣泛的最低成本的服務。各取所需,各有特長,發展纔會更長遠。
責編/版式:黃楊洋
審覈:申晴
監製:劉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