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俄或退出CR929寬體客機項目 中國將獨力抗衡波音空巴
籌劃多年的CR929大型民航客機很可能因爲俄方退出而中止,中國可能得接手獨力開發這款大型民航機。圖爲2021年9月第13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由中國商飛展出的CR929模型。(圖/新華社)
最近中國大手筆訂下292架空中巴士客機的消息震撼了國際航空界,加上不久前其自產C919客機完成試飛即將取證交付的進展,現出中國在國際商業航空的雄心壯志。不過,曾被視爲中俄聯手對抗美國與歐洲民航業的CR929寬體客機,卻傳來俄方可能退出的合作項目的壞消息。這個項目在中俄技術合作與對抗歐美的商業策略上本來就有缺陷,國內外分析人士都認爲,這個要與美歐民航巨擘抗衡的項目,最後可能還得落回中國手中獨力開發。
在2018年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展出的CR929遠程寬體客機1:1樣機駕駛艙內部。(圖/新華社)
引發外界注意這個消息的,除了中國對空中巴士的大訂單之外,還有俄羅斯副總理鮑裡索夫日前在「未來工程師」論壇上的表態。他說,在與中國聯合開發的遠程寬體客機CR929項目中,俄羅斯的參與度越來越少,事情沒有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中國日益成長爲工業大國,對俄羅斯工程師的服務越來越不感興趣。目前項目仍在繼續,但他不想預測項目的未來以及羅斯是否會退出的問題。
中俄CR929大型寬體客機是2014年俄總統普丁訪問中國時簽署的一系列航空合作項目其中之一,該項目於2017年9月啓動,由中國商飛和俄羅斯聯合航空合作研發。(圖/路透)
中俄CR929大型寬體客機是2014年俄總統普丁訪問中國時簽署的一系列航空合作項目其中之一,該項目於2017年9月啓動,由中國商飛和俄羅斯聯合航空合作研發。機身在俄羅斯設計,使用勞斯萊斯引擎,機翼和航空電子設備將在俄羅斯生產,機身和尾翼在中國生產,總裝也在中國上海進行。
俄方原想用俄製伊爾-96飛機爲藍本進行研製,但中方不同意,並以市場調查數據爲根據,提出類似波音787的大型寬體客機方案,決定用雙通道客艙佈局、12000公里航程、280座級,以波音787、777與空巴A350爲對手進行研發,中俄雙方各自承擔製造領域較擅長的部份來共同完成,使用大量複合材料與先進飛控技術與模組化航電技術。當然,中方除了製造能力之外,另一個強項則是充足資金來源。
2018年第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展示了CR929遠程寬體客機1:1樣機,吸引了衆多觀衆參觀體驗。 (圖/新華社)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方遭到西方國家制裁,希望排除CR929零件的西方供應商,完全使用俄中兩國的零件,項目計劃將因而由2028年再延後數年。但CR929原就是設計爲商業化客機,不可能完全去西方化,中國因此拒絕俄方的意見。俄方原打算用伊爾-86飛機的渦扇發動機PD-35替代計劃中的勞斯萊斯引擎,遭中方拒絕後,很可能導致計劃中斷。德國知名航空雜誌《FLUG REVUE》分析稱,俄方若退出CR929,仍可使用舊有的生產平臺來爲其國產客機升級,中國也擁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在與西方供應商合作的情況下自行開發寬體客機,雙方很有可能停止CR929計劃。
中國在發展大型民航客機的路線上,一直都是3線並行:一是向美方採購波音客機;二是與歐洲建立買賣與產業鏈關係,成爲歐洲航空業的合作方,例如在天津設立總裝廠並訓練工程師,還有法國賽峰爲C919提供航空發動機;三是與俄羅斯合作CR929。這其中與歐洲進展最快,在近期下了大筆訂單後,中國C919客機進入歐洲航線應該不成問題。與俄羅斯的合作是習近平與普丁峰會後纔開始的,基本上是以資金與市場換取俄羅斯發動機技術的路線,目標是用中俄聯手來與美國、歐洲在全球民航機市場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方遭到西方國家制裁,希望排除CR929零件的西方供應商,完全使用俄中兩國的零件,但中國認爲CR929原就是設計爲商業化客機,不可能完全去西方化,因此拒絕俄方的提議。(圖/中新社)
中俄雙方在合作下有明顯的利益分歧,俄方打算以其發動機技術優勢主控發動機的生產,並藉此進入中國龐大的民航機市場。但是中國既要出錢又要出讓市場,不只拿不到需要的技術,只能多出一座與空巴天津廠類似的組裝線,對中國而言完全不划算。中方提出使用勞斯萊斯引擎做爲選項,其實是想借此逼迫俄方釋出發動機技術。俄烏戰爭開始後,俄方想剔除西方供應商,也是看準中國所打的算盤。俄方對發動機技術不肯放手,實在是因爲除此之外,已經沒有可以綁住中國的手段了。
俄媒對CR929項目分析稱,中國要在該項目佔據主導地位的企圖心愈來愈明顯,而且也早已經開始爲合作破裂做準備。雙方几年來在國際市場銷售規劃、機上電子系統、材料與設備採購、零部件生產地等涉及利益的問題,也發生許多爭執,至今都還懸在空中,沒有任何解決的跡象。
爲了CR929項目成立了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RAIC),在中國商飛公司舉行寬體客機項目命名正式發佈儀式。(圖/中新社)
這種現象 與中俄過去曾經聯合研製數個項目的命運幾乎都一樣,成功的案例極少,失敗的項目則有一大堆。大陸分析人士認爲,如果相較於過去與歐美的合作案,俄羅斯實在不是個合格而值得信賴的夥伴,雖然過去曾有意識形態上的合作關係,但套用在工業與商業合作上則完全無法運作,寬體大型客機的項目最終還是得落回中國手上獨力開發,只是時程上還得再往後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