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澳華人常買回國的零食出事!吃完增加癌症風險、影響智力...
近日,一則關於瑞士蓮巧克力含有重金屬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軒然大波。深受澳洲消費者尤其是華人社區喜愛的瑞士蓮(Lindt)巧克力,正因被指控含有鉛和鎘等重金屬而面臨集體訴訟。所以瑞士蓮愛好者們,放下你們手中的巧克力聽這篇新聞娓娓道來。
瑞士蓮巧克力面臨集體訴訟
根據TikTok上一位律師Kathleen Martinez的說法,瑞士蓮巧克力目前正面臨一場集體訴訟,起訴理由是涉嫌虛假廣告、欺騙性商業行爲和消費者權益法的多項違規行爲。
該訴訟指出,瑞士蓮巧克力產品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長期攝入這些有害物質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Martinez在視頻中表示,所有曾經購買過瑞士蓮巧克力的消費者都有可能成爲這場集體訴訟的潛在成員,這意味着,如果訴訟成功,受影響的消費者可能有資格獲得賠償。
(圖片來源:TikTok賬號attorneymartinez)
她的視頻發佈後,迅速引發大量關注,許多網友們在TikTok上紛紛表示震驚甚至感到恐慌。
“哦……我這輩子吃了那麼多瑞士蓮巧克力,我百分之百已經‘鉛中毒’了 ”
(圖片來源:TikTok)
“別告訴我瑞士蓮的松露巧克力也有問題 我超愛白巧克力的,尤其是放冰箱冷藏後再吃。”
(圖片來源:TikTok)
“現在我擔心了!天啊,那可是我的最愛,我現在儲物櫃裡還有一根吃了一半的巧克力棒。”
(圖片來源:TikTok)
“天哪,我真的吃了好幾百顆這種巧克力,omfg(我的天啊)。”
(圖片來源:TikTok)
“大家,我現在就在吃瑞士蓮的松露巧克力,我真的受不了了。”
(圖片來源:TikTok)
“或許應該特別說明一下,這個問題主要在黑巧克力上。黑巧克力自然含有更高的鎘,但鉛的存在確實有些讓人困惑。不管怎樣,這都是壞消息。”
(圖片來源:TikTok)
“哦,原來這就是它們這麼好吃的原因……”
(圖片來源:TikTok)
在得知瑞士蓮巧克力可能含有重金屬後,網友們紛紛表達了震驚與不安,不少人開始質疑自己多年來的消費習慣。一些網友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調侃自己可能已經有了“鉛中毒”。也有理性的網友分析指出,重金屬問題主要集中在黑巧克力上,但依然對鉛的存在感到疑惑。
瑞士蓮的迴應與辯解
據稱消費者在瑞士蓮巧克力發現了大量鉛和鎘。面對指控,瑞士蓮方面做出迴應,表示其產品不存在虛假廣告行爲,因爲公司從未明示或暗示過其巧克力不含鉛和鎘。
這種“未明示即免責”的辯護策略引發了輿論譁然,不少網友對此迴應感到憤怒。消費者認爲,瑞士蓮這一說法等同於逃避責任,未能盡到對消費者的知情義務和安全保障責任。
瑞士蓮的辯解策略顯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理解和寬容,反而加劇了不滿情緒,許多人認爲瑞士蓮並未表現出對消費者健康的足夠重視。
瑞士蓮還進一步辯解稱,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有人因食用其巧克力而生病。然而,這一說法很快遭到反駁。
原告方指出,消費者的健康風險不應等到出現嚴重後果才引起重視,食品製造商有義務確保其產品對消費者的安全性,不能以“無人因食用而患病”爲理由推卸責任。
巧克力重金屬含量問題早已存在
事實上,瑞士蓮巧克力並非首次因重金屬問題而被關注。此前,Consumer Reports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包括瑞士蓮、好時(Hershey's)、託尼巧克力(Tony's Chocolonely)在內的多款知名巧克力品牌均被檢出含有鉛和鎘等重金屬。
該報告測試了28款市售巧克力棒,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含有這兩種有害重金屬,其中部分產品的重金屬含量甚至超過了推薦標準。
在這份報告中,共有10款巧克力的鉛含量和8款巧克力的鎘含量超過了加州的健康安全標準。只有Ghirardelli、Valrhona、Taza Chocolate和Mast生產的5款巧克力兩種金屬含量低於可接受標準。
(圖片來源:DailyMail)
爲了判斷巧克力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是否達到了危險水平,非營利機構Consumer Reports依據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估辦公室(OEHHA)設立的標準對巧克力中的鉛和鎘含量進行了檢測和衡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標準並非專門爲食品安全設立,而是基於一般日常接觸來限定的,規定每日接觸的鉛不應超過0.5微克,鎘不應超過4.1微克。
測試結果顯示,許多巧克力產品的重金屬含量遠高於這一標準。在被檢測的巧克力品牌中,有23種產品的鉛含量達到這一標準的2.5倍,鎘含量更是高達3倍。尤其是Trader Joe's的85%可可黑巧克力、Green and Black's 70%可可有機黑巧克力、Lily's 85%可可極黑巧克力,以及Theo's生產的兩款黑巧克力,均被發現鉛和鎘含量超標。
儘管如此,Consumer Reports的專家指出,偶爾食用這些含有鉛和鎘的巧克力不太可能對人體立即造成傷害。然而,若是長期、大量攝入這些重金屬超標的產品,特別是每日食用一根巧克力棒,可能會對身體產生累積性的健康影響。
專家們強調,重金屬的反覆接觸具有潛在風險,尤其是對於兒童、孕婦等易感人羣而言,長期暴露在這些有害金屬下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損害或其他慢性健康問題。
據市場研究機構Euromonitor的數據顯示,2021年澳大利亞人均巧克力消費量達到了5.1公斤,居亞太地區之首。這意味着巧克力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問題對於澳洲消費者尤其是重度巧克力愛好者而言,具有嚴重的健康威脅。
Consumer Reports建議,巧克力公司應當採取措施,降低產品中的鉛和鎘含量,以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食品安全研究員Tunde Akinleye表示,事實上,一些巧克力品牌已成功將重金屬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這表明降低重金屬含量是可行的。因此,消費者也有機會選擇更爲安全的巧克力產品,避免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帶來的健康風險。
重金屬對健康的潛在危害
重金屬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鉛和鎘都屬於高毒性重金屬,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指出,重金屬(即原子質量大於65的金屬)並不存在所謂的“安全攝入量”。即使是極微量的攝入,一旦在體內累積至一定程度,也可能引發不可逆轉的健康損害。
鉛對神經系統具有破壞性,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表現得尤爲顯著,可能導致智商降低、學習能力受損等問題。來自美國研究機構的數據表明,有至少1000名澳洲兒童會因爲重金屬沉積影響智力發育。
據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重金屬污染每年可能影響成千上萬兒童的智力發育。鎘則主要累積在人體的腎臟、肝臟和骨骼中,長期暴露可能引發器官損傷,甚至增加癌症風險。
對於普通人羣,儘管偶爾食用含有重金屬的食品並不會立即導致健康問題,但長期、反覆攝入這些物質無疑會對身體構成隱性威脅。
正如專家所警告的,攝入這些重金屬會逐漸積累,進而可能引發慢性病甚至是致命疾病例如白血病和癌症。
重金屬爲何會出現在巧克力中
鉛和鎘在巧克力中的出現並非個例,原因在於從可可豆種植到最終加工成巧克力的整個過程中,這些重金屬有很多機會進入產品中。
例如,可可豆種植時所用的土壤可能已被重金屬污染,特別是在工業活動密集的地區。此外,空氣、農藥、灌溉用水甚至包裝材料都可能成爲潛在污染源。
由於重金屬的持久性,即便在工業污染被清除後,這些有害物質仍然會殘留在土壤中,並通過根系被植物吸收。生產過程中任何一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重金屬在巧克力中的積累。一旦這些重金屬進入巧克力產品,幾乎沒有辦法徹底去除,這就要求製造商在生產過程中格外小心,確保重金屬含量符合安全標準。
巧克力市場的重金屬監管現狀與挑戰
目前,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對於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都設有嚴格的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就將鎘列爲重點研究的食品污染物;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鎘歸類爲人類致癌物,會對人類造成嚴重的健康損害;
美國毒物和疾病登記署(ATSDR)將鎘列爲第7位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中國也是將鎘列爲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重點監控指標之一。
儘管如此,食品中的重金屬問題仍然存在許多監管難題。由於不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定義和標準有所不同,企業在跨國銷售產品時面臨的監管壓力也隨之變化。此外,許多重金屬污染來源難以控制,如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這些外部因素給食品安全檢測帶來了很大挑戰。
消費者如何保護自身健康?
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減少高風險食品的攝入頻率,尤其是對於重金屬含量較高的產品。
此外,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和通過相關檢測的產品也能降低健康風險。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重金屬含量較低的巧克力品牌,如Ghirardelli、Valrhona和Taza Chocolate等,已在市場上獲得較高的安全評級,消費者可優先選擇此類產品。
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還應關注權威機構發佈的食品安全報告,及時瞭解食品安全動向,避免購買和食用風險較高的產品。
同時,養成閱讀成分標籤的習慣,避免攝入含有潛在有害物質的食品。尤其是對兒童、孕婦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羣,應特別注重食品安全。
結語
瑞士蓮巧克力的重金屬風波不僅讓人們重新審視巧克力行業的食品安全問題,也給廣大消費者敲響了警鐘。隨着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的提升,食品行業在未來勢必面臨更爲嚴格的監管要求。希望瑞士蓮和其他巧克力品牌能夠積極採取行動,切實保障產品質量,以實際行動迴應消費者的信任和期待。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