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山油桐花開 地名探索成趣談
嘉義縣番路鄉有座「土匪山」,相傳是昔日「義賊」廖添丁舉旗抗日的地方,如今山上油桐花開,居民展示挖到古時候的火銃。(民衆提供)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傳真 105年4月21日
嘉義縣番路鄉有座「土匪山」,相傳是昔日「義賊」廖添丁舉旗抗日的地方,如今山上油桐花開,地名由來仍爲耆老津津樂道。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爲迎接「土匪山」油桐花季,今天上午在阿里山公路(臺18線)47.5公里處的油桐花步道舉辦「土匪山淨山活動」。
不過,由於「土匪山」地名令人覺得奇怪,也令人好奇爲何取名「土匪山」?當地耆老表示,當地流傳「土匪山」的地名緣由有二:一是清朝林爽文事件、二是廖添丁抗日事件。
根據番路鄉公所考證,海拔794公尺的「土匪山」,古稱番路山,源於西元1786年林爽文起義反清,失利之後,餘部退守至番路山,後遭清兵剿滅,如今還可挖出古時候的火銃。
耆老表示,阿里山公路有座「五虎寮橋」,其地名也與 「土匪山」有關。因爲臺灣並不產虎,所謂「五虎寮」即是當年義軍屯居之所在,有五名義軍勇將駐紮而得名。
另有一說,「土匪山」因地形特殊,易守難攻,抗日誌士曾以此爲據點,不時突擊日軍糧庫,相傳「義賊」廖添丁也曾在此授旗抗日。
抗日誌士後來被日軍剿滅,日人爲了醜化抗日誌士,於是將番路山改名爲「土匪山」鎮;如今山上還有「大衆爺廟」奉祀志士遺骸,每年都舉辦祭祀活動。
阿管處表示,「土匪山」的地名與當地美景有很大反差,正反映出舊時嘉義縣的歷史背景,也突顯當地人文特色,由於當地動植物生態資源豐富,也很適合生態旅遊活動。10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