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儲蓄理財已成全民運動 中經院提「二建議」穩經濟

臺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已經達20%,每5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如何做好退休儲蓄與理財規劃,已成全民運動。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所長黃勢璋提醒,無論已退休族羣、未退休族羣,皆有相當高比例擔心退休面臨通膨、負利率或投資風險讓退休金變薄,已退休族羣佔31.6%、未退休族羣擔心的比例更高,達48.4%。

爲因應超高齡社會對於退休儲蓄的需求準備,黃勢璋並提出二點建議。一是推動 TISA 個人投資儲蓄帳戶與退休儲蓄自選平臺;二是加強宣導及教育民衆,強化我國退休金理財規劃措施。

黃勢璋指出,除鼓勵民衆儘早培養投資理財及資產管理概念,他並建議推動「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透過滿足一定條件的投資人得享有長期投資的租稅優惠,作爲促進資本市場發展、保障退休生活的有效工具,不僅可減輕勞保老人年金制度的財務壓力,也能促進全民理財的風氣養成,爲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同時,黃勢璋還提到,針對勞工自行提撥的部分,建議可參考私校退撫新制、提高自願提撥比例,以鼓勵民衆重視理財規劃、強化退休生活財務保障,並建立具稅賦優惠的「退休儲蓄自選平臺」,適度開放金融機構參與提供多元退休儲蓄商品,讓國人得以善用多元退休理財工具,提升退休金管理的效能與靈活性。

黃勢璋並提到,爲滿足國人未來的退休生活與財務穩定,投資理財規劃已成爲確保未來民衆生活質量的重要關鍵,唯有透過政府、國人和民間機構的共同努力,提升民衆投資理財的財商知識,加強實際參與退休金的投資理財規劃,纔能有機會確保退休後的財務生活無虞。

此外,面對社會上的金融詐騙日益增多,黃勢璋建議政府可透過可信賴的媒體平臺和社羣網絡媒介,定期宣導並提供民衆正確投資理財觀念和實踐方法,藉由邀請專家進行講座,解答民衆的疑惑和提供專業建議。在民間機構方面,則可持續評估降低投資理財門檻,搭配行爲財務學瞭解民衆投資決策,促進退休理財規劃,並藉由教育體系宣導基本的金融知識和投資技巧,或通過模擬投資遊戲和實例分析,讓民衆得以實際掌握理財技能,深入瞭解中長期投資理財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