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三月減持陸債

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2碼帶動下,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4月一路攀升至近3%,中國10年期國債的名義收益率優勢消失並形成倒掛。此外,市場對人民幣信心受美元指數攀升、中國宏觀經濟因疫情快速惡化影響,導致人民幣在4月下旬急貶,在岸價月度跌幅超過4%,創1994年匯率並軌以來最大。

利差和匯差優勢雙雙消退,中國債券對外資的吸引力也進一步下降。根據中債登17日晚間公佈的最新數據計算,境外機構投資者4月連續第三個月減持中國銀行間債券,減持規模人民幣(下同)881億元,月減逾一成。

其中,外資連續第三個月減持中國國債,規模420億元,月減逾兩成。根據計算,2~4月外資累計減持的中國債券規模約1,292億元。根據人行上海總部公告,截至4月底,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77兆元,據此計算,4月外資減持銀行間市場債券約1,100億元。

渣打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表示,由於人民幣走弱預期、中美利差倒掛、貨幣政策持續分化以及中國經濟前景走弱,市場普遍預期中國債券將遭到進一步減持。預計資本外流將持續到第二季,但下半年隨着中國經濟增長復甦、人民幣回穩,可能會重回資本流入狀態。

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謝棟銘分析,在Fed緊縮週期和中美利差倒掛下,資金外流是自然的,不僅中國如此,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家也如此,只要利差仍然倒掛,資金外流就可能仍會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