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24|對話MiniMax閆俊傑:日活億級AI應用可能會在明年出現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7月4日下午,光頭、愛笑的稀宇科技(MiniMax)創始人閆俊傑,第一次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演講嘉賓的身份坐在主論壇舞臺中央。之前他經常作爲商湯集團高管,在臺下聽別人演講。

在國內大模型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中,閆俊傑是最低調的一位。他極少露面,不像王小川和李開復那麼知名,但他創辦的大模型公司MiniMax估值已經高於這兩位知名人士創辦的公司。

目前,MiniMax已完成包括阿里、騰訊、紅杉中國、高瓴創投、IDG資本等機構支持的投資,估值超過25億美元(約合182億元人民幣)。

MiniMax也是國內推出大模型應用最早、產品類型最齊全的一家AI公司。此次在上海舉辦的WAIC上,MiniMax旗下產品第一次集體對外展示,包括自研了3年的多模態大模型abab,以及效率類AI應用海螺AI、娛樂類內容生產AI應用星野。

無論是做大模型還是做應用,閆俊傑都是業內走得較快的人,在大模型未來走向仍有分歧的階段,他的經驗或可提供價值。在與經濟觀察網對話的過程中,他說,希望MiniMax的產品能在今年實現國內日活躍用戶(DAU)1000萬的成績。他還判斷,明年國內將可能出現DAU億級用戶規模的AI應用。

【對話】

經濟觀察網:今年WAIC大會主題是AI治理,作爲AI創業者,你有感受到需要治理的地方嗎?

閆俊傑:過去一年,其實我們都已經遇到AI安全問題了。現在有很多模糊地帶,比如使用了某篇文章的內容來訓練數據,算不算侵權?如果算侵權,那侵犯的是平臺的權利,還是作者的權利?再比如,如果使用某個語料需要付費,當使用這個語料訓練的模型犯了錯誤時,誰來爲這個錯誤負責?

最近海外《紐約時報》等幾家媒體已經起訴OpenAI(美國頭部AI公司),Suno(美國AI音樂公司)和Udio(美國AI音樂公司)也被環球、索尼、華納三大唱片公司起訴。中國大模型公司也會逐漸遇到類似的挑戰。

經濟觀察網:這些問題會阻礙大模型發展嗎?

閆俊傑:這些問題其實沒辦法依靠某家企業來解決,需要來自政府層面的組織去應對。現在的整體情況是,AI技術已經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法律法規都沒有跟上。

經濟觀察網:作爲大模型頭部創業公司,你們和其他幾家公司有什麼明顯差異嗎?

閆俊傑:我們的差異性還是很明顯的。與其他同行相比,我們的C端(個人用戶端)用戶體量比較大。有的同行B端(企業用戶端)業務佔到80%,我們的C端業務佔80%。

我們思考得很清楚,最大目標就是滲透到更多用戶。當然,滲透更多用戶的過程中,需要技術變得更強。

經濟觀察網:現在MiniMax同時做效率類和娛樂類兩種C端產品,你判斷哪個類型的產品能更快地跑出來?

閆俊傑:產品能力需要依賴大模型技術能力。一年之後的技術大概率不是現在的技術,明年最大用戶量的產品大概率也不是現在的產品。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在國內做到1000萬DAU,明年國內應該可能會誕生1億DAU的產品,但它可能會是另一個形態。

再過3年,類似微信、抖音等量級的AI“殺手級”應用就會出現了。當大模型能力變強、資源變多、技術變好時,“殺手級”應用大概率就能做出來了。

經濟觀察網:作爲MiniMax的掌門人,你短期內希望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有具體目標嗎?

閆俊傑:技術方面的目標是降低錯誤率。目前大模型的錯誤率在30%—40%左右,這是當前大模型用戶不多的主要原因,因爲錯誤率太高了。

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把大模型錯誤率從30%—40%降低到3%—4%。這個量級的錯誤率會是讓AI從輔助人類到獨立完成工作的核心標誌。

如果能不斷提高訓練效率、研究新型的網絡結構、做更好的對齊,大模型的錯誤率是有望在半年或一年後降至個位數的,從而就能真正輔助人類工作。

當然,技術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家AI公司是否合格。但如果只有技術好,也是不夠的。現在大家還對AI有濾鏡。如果一年之後再看,公衆更多會從商業化角度來評價某家公司。因此對我們而言,商業化目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商業化目標主要就是擴大用戶規模。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任曉寧經濟觀察報記者

TMT新聞部資深記者關注並報道TMT(科技、傳媒、通信)領域重大事件,擅長行業分析、深度報道。聯繫郵箱:renxiaoning@eeo.com.cn微信號:tangtangxia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