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解南海爭端 以對話代替對抗

旺報社評

菲律賓、加拿大、美國及澳洲7日首度在菲律賓主張的南海專屬經濟區(EEZ)內舉行4國聯合軍演,以強化彼此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此前菲律賓與日本在南海舉行「海事合作活動」演習。在南海爭端上,菲律賓與美日加澳共同應對中國在南海行動,南海的對峙有愈演愈烈之勢。

菲日加美澳 針對中國

菲律賓於1999年將二戰時期登陸艦「馬德雷山號」擱淺在南海仁愛暗沙,以強化對仁愛暗沙的主權聲索,近期爲加固日漸鏽蝕的船體,形成與中國衝突的導火線。大陸爲反制菲律賓在仁愛暗沙加固「馬德雷山號」,6月15日依據《海警法》公佈施行《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大陸海警船隨即在6月17日與菲律賓運補船在仁愛暗沙海域爆發衝突事件。

然而,菲律賓的加固作業未就此縮手,據彭博社報導,菲國軍方已完成任務,「馬德雷山號」將能繼續存在10年左右。對此,菲國主張維修屬「人道行動」,以改善艦上人員生活條件,但大陸外交部認爲,菲律賓宣稱運送日常生活補給品到「馬德雷山號」是「徹底的謊言」,菲國執意永久佔領仁愛暗沙。雙方歧見難以妥協,菲律賓不會罷手,中國更不會認輸。

中菲雖在7月初於馬尼拉召開「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九次會議」,雙方就補給問題達成「臨時安排」,以緩解南海緊張,但對話協商未見成效,菲律賓故伎重施,試圖加碼對仙賓暗沙的實際控制,形成另一「船艦擱淺」(坐灘)事實,擴大在南沙羣島的存在。

菲律賓在南海的行動得到美日及澳洲的支持,自去年11月以來,在南海多次實施與美澳的聯合巡航等海上共同行動,4月及6月分別由美日菲澳及美日菲加開展4國間的MCA演習。菲律賓海軍宣稱演習不針對任何國家,而是「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集體支持」,但美國聯合日加澳等域外國家在南海與菲律賓的共同行動針對中國不言可喻,凸顯軍事幹預的可能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中國遵守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停止「危險及破壞穩定的行爲」。布林肯表示,美國仍然對中國在爭議海域的行動「深感關切」。中國認爲美國支持菲律賓挑戰中國的南海島礁主權,意在對抗中國的崛起,而非着眼南海秩序的建構,更無助於菲律賓解決與中國的南海島礁爭端。

訂南海準則 共同遵守

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安全專家庫柏認爲,美菲正「一點一點逼近」援引共同防禦條約第5條,即要求兩國「面對共同危險」。美國雖對中菲在仁愛暗沙的衝突審慎保持距離,避免被直接捲入,但美國主導的密集MCA演習可能使美國在爭端導致的擦槍走火中難以置身事外,升高美中衝突的風險。

在菲加美澳MCA演習同時,中共解放軍南部戰區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海空域組織聯合戰巡,進行反制。中、菲不斷升高灰色地帶行動,使南海成爲較臺海更接近衝突的軍事熱區。在去年11月的舊金山中菲首腦會談中,小馬可仕向習近平表示,「沒有人想開戰」,但印太各方近年來在南海的頻繁軍演解決不了爭端,只會升高緊張,使印太國家陷入軍備競賽,不僅無法建構小馬可仕總統言下的「緩解南海緊張局勢的機制」,更排擠東協國家經濟發展。

對於南海爭端,2017年東協與中日韓外長會談時,曾呼籲各方,「在軍事行動及擴大活動方面保持克制」,但如今「航行自由」猶似「抗中」潛臺詞。惟有擴大對話,將美國與兩岸納入《南海行爲準則框架》,形成具有國際法效力的「南海行爲準則」纔是正道。其目的在實現相關國家相互的剋制與信任,而非領礁主權歸屬或海域劃界問題,以避免陷入零和博弈。

主權不可退讓,但海域可以共享,應在未來的「南海行爲準則」談判中議定南海的非軍事化路徑,落實國際法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保障的航行自由,維護海洋生態,共享海域資源,使南海的國際水域開放成爲印太地區安全與繁榮的基石,而非火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