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呂秀蓮「一箇中華」兩岸和平牌
旺報社評
前副總統呂秀蓮發表新書,主張臺灣應超越統獨,並呼籲大陸將「一箇中國」改爲「一箇中華」,共同創造兩岸討論「統合」的契機。呂副總統卸任後,始終對探求臺灣永續發展的模式抱有很高熱情,從前幾年的「和平中立國」到最近的「一箇中華與兩岸統合」,見證她在兩岸主張上的務實。
呂副總統的孤鳥性格造就她超然脫俗的理念派格局,她的主張可能過於理想化,追隨者寥寥無幾,但這種精神值得敬重。尤其在「親美抗中」的激進思潮瀰漫,綠營「鴿派」不敢發聲,藍營兩岸路線茫然失措、拿香跟拜的當下,呂副總統提出的兩岸主張濃縮爲兩個字就是「和合」,正是臺灣最欠缺的理性聲音。
長久以來,無論在臺灣還是大陸,討論兩岸關係言必稱統、獨、和、戰四個字,交叉排列組合後,產生和統、和獨、武統、武獨四種主張。和統原先是兩岸最大公約數,1990年代國民黨政府曾對兩岸和統有過熱烈討論,並提出《國統綱領》,但北京爲和統加註「一國兩制」,非臺灣主流民意所願接受,臺灣政治生態逐漸改變。隨着統派凋零、兩岸硬實力差距擴大,和統話語權漸漸被北京獨攬,造成今日臺灣誰支持或討論和統,誰就會被冠以「中共代理人」大帽子的宿命,實爲荒謬。
和獨是民進黨和臺獨理論家的上策,因爲臺灣絕無機會如同美國一樣,打一場戰爭後就成功獨立。蔡英文政府乃採取固守現狀、以拖待變,善用國際反中情勢增強「不對稱實力」,擴大並延續和獨空間的策略。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核心命題,去除那些高喊臺獨卻只想賺鈔票、撈選票的政客,希望和獨的人內心想的是「中國崩潰論」,但中國至今並未崩潰。隨着大陸走向富強,更多臺灣人會認清中國不會崩潰的事實,這也是爲什麼北京能夠保持戰略定力,認定「統一水到渠成」的理由。
不過,隨着國際情勢改變,和獨開始逼出武統。北京視臺灣問題爲國共內戰遺留,武統自有理論正當性的支撐。自鄧小平決定改革開放,向西方世界打開大門,江澤民、胡錦濤到今天的習近平,延續「戰略機遇期」的時代定位,使和統相對於武統更具有優先性。北京又透過2005年以來國共互動、兩岸互動的經驗,創設「和平發展」概念,放置於和統之前,中共十九大後又提出「融合發展」概念,將「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之間更進一步連結。
臺灣更需要「和合」的聲音
然而,近5年國際情勢丕變,歐美國家強化對中國意識形態的對抗。40年前北京決定將對臺路線從武統調整爲和統,是順應冷戰落幕後的大趨勢,當西方重新將大陸視爲頭號意識形態的威脅,武統思潮在大陸死灰復燃就變得順理成章。另一方面,當蔡政府提出和獨定位的「中華民國臺灣」論述,國民黨又不願在兩岸政治議題上多走一步,「永遠維持現狀」就被大陸賦予了和獨的想像,出現了對和統無望的焦慮,這是武統論再度高漲的主要原因。
武獨言論是反中民粹下的任性行爲,明眼人都看得出,民進黨政府不會宣佈臺獨,國軍效忠中華民國更不會爲臺獨而戰。但隨着國際情勢出現變化,北京危機感隨之浮現,一旦認定蔡政府與美國的軍事合作是爲「以武謀獨」做準備,美國支持臺灣是爲分裂中國的主權,放棄和統就不是不可能。臺灣喊武獨固然是假,大陸爲武統已經準備了70年,可不是玩笑話!
在中美、兩岸互信不足且誤判升級的背景下,臺灣就更需要「和合」的聲音。和平是兩岸、藍綠、中美之間最大公約數,誰都不會反對,但沒有條件的和平猶如空中樓閣,這就要有「和」也要有「合」。對兩岸關係而言,「合」既可以是合作,也可以是融合、整合、統合。獨的對立面是統,分的對立面是合,既然兩岸的歷史淵源、文化紐帶、經貿往來分不開,那麼唯有「合」方可爲兩岸關係找到新方向。
蔡總統10年前曾提出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論述,本應是尋求兩岸關係永續發展的理論指導,「求同」的關鍵在於能否超越政治分歧、務實展開合作。正如呂副總統提出「一箇中華」與「兩岸統合」,以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爲基礎,以兩岸永續和平合作爲路徑,讓臺海徹底走出戰爭陰霾,成爲和平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