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齊/18歲公民權,時候到了
▲臺灣的年輕人16歲後就必須繳稅、滿18歲就須負完全刑事責任,但卻是世界上唯一須年滿20歲才能投票的民主國家。(圖/記者賴於榛攝)
民進黨全代會落幕了。之前最被大家所關注的「赦扁連署」案,在衆多黨代表們選擇中途離席、人數不足的情況下「用手連署,用腳投票」,最後成爲一發空包彈。「赦扁」議題雖不至於消失,但是暫時會先離開政治舞臺的焦點。而全代會後真正留下的議題,則是「憲政體制改革」。
聽到修憲,輿論反應不一。有人說這是執政黨的勇氣跟承擔,但也有人說這是爲了選舉、騙選票,還有說是爲了轉移「赦扁」焦點。這個社會也真的頗爲矛盾,不滿《憲法》內容時批評一大堆,有人說要修憲時又嗤之以鼻。
《憲法》應該要反映當代國民情感,所以與時俱進是必要的,否則就成了祖宗牌位,只能膜拜不能使用。有人認爲經常修憲會造成政治不穩定,但有病不醫只會愈病癒重,不管打針吃藥還是外科手術,必要的修復纔會帶來政治的健康。
其實兩年前在「太陽花運動」之後,社會曾經討論過修憲,而且頗有熱度,像是「18歲公民權」、「票票不等值」、「人權條款」、「修憲門檻下修」等。當時社會共識的程度其實不低,各黨也都有人主張,第一階段修憲看起來頗有機會。但是因爲國民黨處心積慮的阻擋,一方面說支持18歲公民權,但又綁着與《憲法》無關的「不在籍投票」,讓修憲案在立法院功敗垂成。
這種嘴巴說贊成,身體卻抵抗,等於告訴年輕世代與關心公民社會的選票一個清楚的訊號:我根本不在乎你。於是2016年大選,年輕選民也選擇不在乎國民黨了。
20歲才取得公民權的臺灣,相較於其他國家其實已是相對落後。最難以自圓其說的是:18歲的人在法律上可以結婚生子,賺錢必須繳稅,男生必須服役,但是,他們沒有資格投票,不是合格公民。這是什麼道理?
▲臺灣近年公民運動如「318學運」等由青年人帶頭的比例愈來愈高。(圖/記者黃克翔攝)
18歲公民權更深的意義,在於社會對於年輕世代的信任。接受民主養分成長的年輕世代,對於捍衛臺灣的民主、自由價值的責任感,已經蘊涵在他們的DNA之中。臺灣社會近幾年的公民運動,由青年人帶頭的比例愈來愈高,從「野草莓」、「白玫瑰」、「洪仲丘事件」,一直到「318學運」、「反課綱」,和這幾天發生的臺大學生抗議《中國新歌聲》活動,拿回被不當借用的操場。這樣的年輕世代,當然應該成爲臺灣民主參與的一份力量。
不過弔詭的,面對修憲的議題,最大在野黨的黨主席吳敦義,則是持續演出「消失的黨主席」戲碼,存在感十分低落,對於修憲議題悶不作聲,讓國民黨立委各自以政黨對立的低階邏輯做迴應,先唱衰再戴上「陰謀論」的帽子,這種膝蓋反射式的政黨鬥爭反應,只會拖垮臺灣可能往前進的機會。
修憲是歷史責任,不能成爲消費的議題。從18歲公民權到政府體制,所有層面的問題都應該要有嚴肅的對話。當然,要社會在短期內對於內閣制總統制這些議題形成共識,在立法院形成3/4多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有了開始,就有往前進的可能。
修憲或許很困難,但問題終究必須被解決,既然拋出了這個議題,各個政黨拿出什麼樣的態度,都會被嚴格檢視。民意不是笨蛋,年輕人也沒那麼好騙,玩弄修憲的政黨所引發的憤怒反撲,將會把自己放逐到民意燃燒的灰燼之中。
好文推薦
王時齊/國民黨究竟要自殘到何時?
●王時齊,資深媒體人、政治評論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